丝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翠鸟谷走冰记修改
TUhjnbcbe - 2021/4/6 21:13:00
山间徒步、滑冰滑梯、寻找冬天的植物、虫卵和鸟窝,这才是北方小孩冬天的正确打开方式!先来听一段治愈的水声吧:下面请欣赏孩子们的走冰记录——优优:从上次徒步回来我就开始期待这一次的走冰活动了。终于等到今天,我们坐了很久的车,又走了一段山路,看到一条结冰的河。我们穿上了冰爪,准备开始在冰面上徒步。冰爪真锋利,我们带着冰爪走在冰面上感觉脚很硌,很难适应,但是踩在冰上的声音却挺好听。我在冰面上踩了一个大窟窿,哇!冰下面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小棍儿,老师说这是冰溜,看上去就像一个个的水晶冰淇淋一样。咔嚓一声,一块冰被我踩了下来,上面很多叠在一起的冰溜就像一个透明的蛋糕一样,拿起来沉甸甸的,而且冰冰凉凉滑滑溜溜,很快它就在我手里化成了水。我们继续往前走,突然在石头上发现了很多鱼蛉的白色卵块,远看就是普通的白色卵块,但如果你近看就会觉得它特别像鸟屎,看起来很恶心,摸都不敢摸。(今天在水边的大石头上发现的二十多处白色卵块的产卵者就长这样)我们还在树上发现了一个鸟巢。那个鸟巢已经很久没有鸟居住了,里面空空的。鸟巢很精致,像一个小茶杯。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叫萝藦的植物,像两片薯片包在了一起。萝藦里有很多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是用风来传播种子的。风一吹就会飘到很远的地方。我们吃完午饭后就去玩冰滑梯了。那些冰滑梯都是自然形成的,看上去像瀑布一样。我们摘掉冰爪滑了下去。哇!原来这么滑,之前带着冰爪都感觉不到。我每次都是蹲着下来的,又刺激又有趣。每次都是尖叫着滑下来,最后还会摔几个跟头。冰滑梯又冰屁股又硌屁股,但一点都不耽误玩。在走冰途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高高的石头堆,我见到一个爬一个。我背着书包,腿往上一蹬,蹬上了大石头,然后就直接跑了上去。我好不容易跑上去了,特别的累,但很快就恢复了体力。我们发现了一个鸟窝,里面还有一个没孵化出小鸟的鸟蛋。老师说这是布谷鸟的蛋,它会把自己的蛋放到别人的鸟巢里让别的鸟帮它孵蛋。布谷鸟一般还会第一个出来,它为了霸占所有食物和营养,就会把其他的鸟蛋给啄破,好残忍啊。

(袋狼老师注:孩子们记忆有点失误,科学需要非常严谨。这其实是苇莺的巢穴里的蛋。当时讲了布谷鸟的巢寄生,分析了几种可能:1-未孵化成功。2-受到惊吓弃巢3-感觉到被寄生弃巢。布谷鸟(杜鹃)中的一些种类有巢寄生行为,杜鹃的卵孵化期比较短,会先于苇莺的卵孵化,先孵化出的杜鹃雏鸟会用背把其它的同鸟巢的苇莺雏鸟或鸟卵给从巢里推出去。非洲还有种巢寄生的鸟儿叫响蜜鴷liè则是会用带钩的鸟喙huì把其它鸟蛋啄破或者雏鸟啄死。)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还没玩够。就已经结束了。而且一点都不累。这一次走冰让我更加亲近了大自然,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还看到了很多的风景。这真是一次不一样的体验。梓然:叮叮叮~早上6点十分,闹铃声响了。今天我要去琉璃河走冰,可不能迟到!我赶紧刷了牙,洗了脸,扎了辫子,穿了衣服,吃了早饭,出发!这是我第一次走冰,一整天的活动真是太好玩了。我最喜欢的项目是看鸟巢和滑冰滑梯。我们这次一共发现了两个鸟巢。其中一个里面有蛋,但是因为营养不足死了,蛋是空的;还有一个是特别小的巢,只有我一个手掌大。现在我总算知道鸟巢的构造和材质了:鸟巢是一个深碗状的,里面的空间很小,我只能用三根手指来摸里面。这只小鸟很用心地用干草和枯叶装饰它的巢穴,鸟宝宝的小床上还特意放了五到六片叶子呢!冰滑梯其实就是冻得像滑梯的冰面,超好玩儿的!蹲着更好玩,稍微往下蹭一小步,老师再在背后推一下,哧溜哧溜的就滑下去了。冰上非常滑,一不小心就摔一跤,不过我们都觉得在这儿摔很正常。吴思翛跟我说着话,“咚”一声就在我眼前摔了一跤。我们大呼小叫,旁边的同学哈哈大笑。这次的走冰让我尝试了很多个第一次:第一次穿冰爪在冰上走、第一次坐在冰上吃饭、第一次摸鸟巢、第一次看鸟蛋、第一次吃冰葡萄……很好玩儿,没玩儿够,再组织一次呗!

赵潜:

一大早我就被老妈叫起来,今天要去走冰喽!

经过两个小时愉快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翠鸟谷。前方五百米谁都不能说话,不能引起防火员的注意,否则谁都不能走冰了。

“作为一个合格的‘偷渡者’有一条重要的条件:不发出任何声音!”老师告诫我们说。

大家小心翼翼地走,终于安全地走过了这五百米。

“哇,快看!那是什么?好像是一个鸟窝。”有同学发出惊叹。

果然是一个杯状鸟窝,它是由树枝、泥巴和小石子做成,里面还有一颗鸟蛋呢。

开始走冰了,我们费劲地穿上冰爪,咯噔咯噔地在冰上行进了两公里。中间出了一个小事故:刘书衡因为觉得跺冰很好玩,不小心把冰跺下去,把脚给搞湿了。

就在大家都累得不行的时候,午餐时间终于到了!我带的牛肉干刚拿出来就被一抢而空。呜……我的牛肉干……

我还带了一盒自热饭,加热后,饭下的冰因为温度太高化了,形成了一个凹下去的小坑,太有趣了!

午餐后就是我们最喜欢的项目:滑冰滑梯。自然形成的冰滑梯并不好滑,有点硌屁股,又很滑,我已经连续摔了三个狗吃屎了,呜呜呜……

活动要结束了,我们在夕阳的余晖下恋恋不舍地离开了。

书衡:穿上冰爪,戴上帽子、手套,准备去翠鸟谷走冰!穿上冰爪后,我和我的同学们能把较薄的冰和窟窿边上的冰轻轻松松的踩碎。比起又硬又滑的冰,我更喜欢有浮雪的,踩起来嘎吱嘎吱的,像碎碎冰(一种好吃的有味道的冰沙)一样。有时候没注意走到有浮雪的冰面上了,一下子就陷了进去,能吓死个人,还以为掉进了泥沼里呢。踩出来一个大窟窿后,里面吊着很多串“冰葡萄”(其实是些冰柱)。我们围着冰窟窿,都想吃“冰葡萄”(但说实话,老师和其他人可能看着我们像一群争着要吃食的小猪们)。我们人手一个自己摘来的“冰葡萄”,有些人开始吃了起来。“冰葡萄”嚼起来很清凉,有点微微的甜味,口感也很不错,感觉置身于从高山上流下的水流里,一股清爽的气体从心底流出。正吃得过瘾着呢,老师一声令下该出发了。到另外一个休息处,我们继续踩冰窟窿,你一脚,我一脚,结果呢,我踩的时候冰“咔”的一下就碎了,我整个脚都掉进去了……我成了“背锅侠”。下次我一定第一个踩!中午老师准备了热汤,我们都拿着汤碗去盛。汤实在太烫了,我把盛满热汤的碗放在冰面上,心想着很快就会凉下来,结果呢冰化了!放汤碗的地方出现了一块凹槽,就像一块模子一样。咳咳,不知道你们还有谁晕车,总之晕车可难受了(回去的路上我就晕了)。晕车的时候,脑子会逐渐升温,呼吸变得非常困难,仿佛有一块胶堵在气管中间。说一句话下颚和咽喉都如刀割般疼痛。接着,我的身体的温度急剧升高,眼睛里看到的颜色和平常的颜色也变得不一样,气管好像绞在了一起,然后一瞬间我吐了出来。晕车实在太难受了,下次我一定带晕车药!晓多:“走冰,”我下令道,“今天一个跟头都不摔!”在土路徒步了一会儿,终于看到了奇迹一般的景象。河流全被冻成了冰,小鱼张嘴的样子仿佛在想:我还没吃到海草咋就被冻住了呢?冰的表面有的光滑透明,有的被热度融化了一个小洞,清澈的水从小洞透了出来,哗哗地流着。刚踩上去,不怎么冷,脚面仿佛释放了所有压力,一股清流漂浮在冰面之上,水晶宫一样的冰面,就在眼前!走着走着,冰面越来越光滑难走,于是,我们穿上了冰爪。初次体验冰爪是什么感觉?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需要把重心放在脚站中间,然后利用四根尖尖的小刺来垫着自己的鞋子走路,不过冰爪走在冰上的声音,我可得好好扯扯。一踩上去,仿佛千万的塑料泡沫包装被碾压机“咔叽咔叽”的碾碎,又仿佛战场上马摔人亡的惨叫声,再扯一扯,就是滑板中间轴拐弯前行,恶心的史莱姆起泡之后被大胖子坐了下去,老王的鸡使用分身在早上齐声喊叫……不管怎么样,这声音,解压呀!(晓多你这都啥乱七八糟的比喻,可是还真挺解压……)不同的冰我们也会给它取名不同的“冰”名。碎冰:一踩就碎一大堆,但是不会有窟窿,分裂成一大堆像白雪似的碎块的冰,所以取名为“碎冰”。浅冰:看似十分结实,实则空心是水,吾就败于浅冰,一大脚踩下去,一腿湿了。片冰:能看见水流,踩下去脚就会湿了。纯属两个词:作死,活该。“滑”冰:冰面十分光滑,如果有一定坡度,可以称为:冰滑梯。范冰冰:啊没有,没有范冰冰啊……终于又到了激动人心的午餐时刻,这次,我下了重大决心:我要喝汤!盛了上次觉得恶心的汤,我一口气吞了下去。味道嘛,简直太棒了!放了些胡椒以避免太咸,香菜给整个汤挑食了胃口,西红柿的滋味加上紫菜如芒果加上布丁一般,等我想再盛一碗的时候才发现,汤已经见底了。(袋狼老师终于得到了一些安慰……)吃完午餐之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前进了。前面的冰还没经过老师“扫雷”,我们就提前破冰去了。这时候,悲剧发生了:我一脚踩在看似深不可破的冰上,前一秒还在笑着同学,下一秒啪唧一声就掉下去了。老师说前面有个冰滑梯,于是我们蓄势待发,准备好脱下冰爪摔好几次的心理准备。所谓的“冰滑梯”,其实就是从上往下流的水结成了冰,形成一定坡度,看着像滑梯。不过,就算是滑滑梯,也是有一定风险。在上坡路段,你需要保证自己不摔倒还能上到滑梯顶端。于是我像只乌龟似的,爬上了顶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滑下去。可是,如果按正常滑滑梯的方法滑下去,摩擦力会使自身停下来,于是我把自身携带最滑的东西掏了出来:臭臭的鞋子。“就这么定了!”我想。于是,我蹲着,准备自己滑下去,谁知某个缺德的人直接把我推了下去,我飞快地滑了下去,在滑行过程中做到了高手动作:度转圈,以一个完美的弧度,飞出了冰滑梯。后面的走冰,由于阳光的照射,温度的提高,导致我们无法继续走下去,于是,我们就提前折返了。到了车里,,我们开始了兜风之旅,:有人拿着手机看视频,有人讲着灵异的事件……我们都不想下车了,我提议在车上过夜,但是我们都没有想到,很快就到站了。下车的我,不仅没有开心地马上回家去打游戏,却还有些不舍。人类的情绪,真奇怪啊。写在后面:袋狼老师发现前一篇稿子中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记忆有点混乱,出现了一些知识性错误。在严谨的袋狼老师要求下,我们把正确的科学知识加了进去,孩子们能发现区别吗?语文老师坚持没改原稿,记忆和理解的错误也是真实的学习,有了美好的体验和热爱,孩子们一定会从模糊走向清晰,从混乱走向严谨。热爱自然的语文老师和热爱自然和科学的体育老师有了点小小的分歧,你怎么看?银杏班

1
查看完整版本: 翠鸟谷走冰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