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都拉岛掩埋因搁浅死亡的五十多只领航鲸
图:马都拉岛掩埋领航鲸现场
本报讯:昨日(2月20日),在靠近泗水市的东爪哇省马都拉岛邦卡兰县(Bangkalan),工作人员采用重型设备掩埋短鳍领航鲸(Globicephalamacrorhynchus)尸体,这些领航鲸因搁浅Modung海滩而死亡。
据印尼国家通讯社安塔拉昨日报道,死去的52头短尾鲸中,有51头被掩埋,以免散发和扩散危害周围社区的细菌。马都拉岛发生领航鲸搁浅事件后,当地立即展开了救援行动,仅有三只领航鲸幸存获救。东爪哇省长表示,当局正在调查鲸群搁浅与死亡的原因。领航鲸经常会搁浅,去年印尼就发生五十多起领航鲸搁浅事件。
领航鲸,又名“巨头鲸”,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热带、温带海域,很少在寒冷的海域活动。领航鲸头与躯干部的界限非常不明显,这让它们的头显得很大,是一种胆小的鲸类,并且有群体游动的习性,会跟随其他同伴特别是头鲸游动,领航鲸有背鳍,不过比较小,鳍肢的位置较靠后。
视频链接领航鲸为何会搁浅?科学家普遍认为,领航鲸之所以会搁浅,是因为它们的导航系统出现了故障。
鲸是一种完全水栖的哺乳动物,主要靠回声定位来寻食避敌。它们的脑中有1亿多颗微小的细胞,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借助于附近陆地对声音的反射来测定方向,获取物体或海岸的具体位置。
鲸的“测位器”之所以在海岸边容易“失灵”,主要是柔软的砂质海底造成的:鲸发出的信号一落到上面,就发生了衰减,难以再传回给信号接收系统。无法接收到信号,鲸就只能乱走,最终搁浅。
除此,科学界对于领航鲸搁浅的原因还有很多种说法,有返祖论、病因论、摄食论、中*论、太阳干扰论……这些结论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但又无法完美地解释其真正的原因。
更多马都拉现场图片(围观与救援)《国际日报》APP《国际日报》手机新闻网站提示:点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