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起获的点翠工艺品
光明日报近日,
北京警方成功破获1起非法出售、
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白胸翡翠制品案件,
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
现场起获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白胸翡翠制品等点翠工艺品件。
现该犯罪嫌疑人闫某某,
女,40岁,
被朝阳分局以非法出售、
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制品罪刑事拘留。
点翠工艺,
是先用金或鎏金的金属
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
再把翠鸟背部靓丽的蓝色羽毛镶嵌在座上。
白胸翡翠属于翠鸟的一种,
自年2月1日,
被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目录》,
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范畴,
非法收购、出售行为构成刑事犯罪。
下图为警方起获的点翠工艺品
网友纷纷评论:
传承的是点翠技艺,
而不是捕杀翠鸟。
▲用翠鸟羽毛制作“点翠”,是一种残忍的工艺
白胸翡翠
白胸翡翠体型中等,成鸟体长26-30厘米,头、后颈、上背棕赤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尾羽亮蓝色。翼也亮蓝色,但初级飞羽端部黑褐色,中部内羽片为白色,飞时形成一大白斑;中覆羽黑色;小覆羽棕赤色。颏、喉、前胸和胸部中央白色。
通常沿河流、稻田中的沟渠、稀疏丛林、城市花园、鱼塘和海滩狩猎。在平原和海拔米的高度均有分布。完全是肉食性,以鱼、蟹、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为食。
白胸翡翠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白胸翡翠
拍鸟的亦诺点翠工艺
翠,即翠羽,翠鸟之羽。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器物。
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使整件作品富于变化,生动活泼。
关于翠羽的获取,《珠翠光华》一书中“发饰篇”写到:“用小剪子剪下活翠鸟脖子周围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图上粘料的底托上。翠鸟羽毛以翠蓝色雪青色为上品,颜色鲜亮,永不褪色。”
取用翠羽虽然并不需要杀鸟取羽,但仍然过于残忍,对翠鸟造成无法消除的伤害,被取过羽的翠鸟往往很快死亡。后来,由于翠鸟逐渐减少,清末民初,点翠逐渐由烧蓝工艺取代,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点翠工艺也得以传承。
目前,
正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展出的展览
“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中,
就有少部分清代和民国点翠饰品,
但在展览中,
图版上明确标明:
翠鸟已是珍稀动物,
要保护翠鸟!
▲点翠亭台纹银头饰清代
长76厘米,宽27.5厘米,冠高29厘米
山西博物院藏
“点翠”传承的,
是技艺而不是捕杀,
还是让鸟儿自由飞翔吧!
文|综合自光明日报网络
图|光明日报拍鸟的亦诺山西博物院
动图|史开龙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南丽江
审核|方天戟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