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最走心资深老教师写给新教师的书信,受益
TUhjnbcbe - 2021/5/5 17:56:00
石家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so_7004385.html

图丨包图网

这是一封封长辈写给晚辈的信。写信之时,他们的儿子或女儿或侄子即将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就像所有长辈一样,他们有好多话要叮嘱;

同时,这也是一封老教师写给新教师的信,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向老教师学习,站在一位“老教师”的视角,教师前辈给出了专业的回答。

新学期伊始,不管你是刚走出校门的年轻教师还是“身经百战”的老教师,这些信都值得一读!

我们教学生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亲爱的儿子:

在我的第一个教师节,我不苟言笑的父亲,破天荒地给我寄了一张教师节贺卡,只有一行字:教师,不仅是一种谋生的职业,更是让人生境界走向圆满的过程。

我想,现在我已经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走上讲台,就意味着你开始成为一个教师,这是一个职业,有相应的薪水,从此你的生存依赖于这个职业,它确实是你一种谋生的手段。

但是,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却需要一段长久的过程来考量,在为师多年后,你会发现这个职业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它是一种人生的修炼。

27年来,我一直在断断续续地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教学生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教知识教做人发现自己

每次外出做讲座,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各种各样。次数多了,我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几乎都是差不多的。

比如:学生不肯做作业怎么办?学生自习课不安静怎么办?学生学习不自觉怎么办?家长不配合怎么办?成绩好的学生很自私,不肯为班级做事情怎么办?学生早恋了怎么办?中等生成绩无法提高怎么办……

可是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在我看来,却真的是只有一个:找到原因,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个找原因的过程,是教育中最具挑战力的活。挑战你的耐心、信心、恒心;挑战你的观察力、分析力、互动能力。

当我们遇到学生的问题时,内心是苦恼的,哪有一下子就找到答案的!若不能在追求探索的过程中爬上高山又坠落悬崖,怎么体会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痛快淋漓!

想起自己第一年做班主任,想看热闹的留级学生把桌椅堆叠到天花板上,我用力一脚踢了一张桌子后快速逃出教室,听桌椅轰然倒塌的巨响停止后,走进教室,一边流泪一边重新排列桌椅……每次想起,总是心潮澎湃,一路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这些,不需要有人教,只需要用心。放下了“师道尊严”,教育,需要用真心真情。这样想着,似乎找到问题的答案了。

我们教学生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也有三个境界吧。

一教知识,二教做人,三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同时教师本人也发现自己。

回想自己一路走来,也曾经为了学生而苦恼叹气,也曾经怒上心头,等发现这些都无济于事的时候,终于蓦然回首,发现那个疾言厉色的“老师”不是我“自己”。我本善良,我本温柔,我本恬静,缘何要河东狮吼?

那个在教师疾言厉色下接受“教育”的学生,表现出来的也不是他自己,是颗用冷漠的茧包裹起来的脆弱的心,是个用尖利的硬刺武装起来的刺猬。

“心灵在体会,不在乎等待几多轮回,不在乎欢笑伴着泪水。超越梦想一起飞,你我需要真心面对”。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说的不就是找回当初清澈的眼眸吗?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我沉迷在自己喜欢的教育教学中,塑造出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格局。我的内心是充实快乐的。

在实践中的摸爬滚打甚至动荡,使自己的心智得到磨练。我越来越坚守自己的价值观,甚至佩服自己竟然一路坚持下来了。

仿佛小溪一路前行中会有四方溪流汇聚,渐渐地,志同道合者结伴而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像海绵吸水一般,把各种能为我所用的东西进行修改整合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

在“见天地”的过程中,我的视野更加开阔,我站在更高的地方看清了自己,整合自己的资源,开始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在充满自信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再次迷茫起来。再强大的高手,都无奈地说相同的一句话:教育不是班主任一个人能够做到的,它需要家校的合力,需要社会上每个人的努力。

在教育的路上,我感受到志同道合者内心的巨大苦楚。他们孤独,一己之力,如何改变坚若磐石的现实?天地之间,唯有飞得更高,才能装下整个世界,才能看到更远的美好。佛前何物?是众生。

众生皆有苦痛,全有忧愁。从前看《简爱》里的“人来到世上,就是为了含辛茹苦”,听陶行知的“人为大事而来”,都没有今天这样感受得通透。

看到了更多人人生的苦难,更看到了在人的身体中所蕴藏的“改变”的力量。人性相通,所以“见众生”,也让我更深地“见自己”。

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快乐着你的快乐。如此想来,教育的目的,该是最简单的四个字:度人,度己。

亲爱的儿子,在你过自己第一个教师节的时候,妈妈和你说这样四个字,就像当年我的父亲和我说那个句子的心情是一样的吧。

你不可能即时就能完全理解,甚至会因为语文老师的缘故,会和我来讨论到底是“渡人渡己”还是“度人度己”,没有关系,这终究需要一个过程,等你真正懂得时,便会会意一笑。

但不要因为这四个字而觉到沉沉的分量而心生苦意。教育注定是艰难的,却因此而格外美好。

亲爱的儿子,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内心深处的力量,传递到你学生的心里。这份力量的积聚,来源于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丰厚的与时俱进的知识、人格的魅力。亲爱的儿子,我们一起来努力!

我的孩子,当你要成为一名教师

老校长李本聪的儿子、侄儿、侄女三个大学毕业生同时考上教师。作为长辈,在高兴之余,为他们写下了一封温暖的信,给了他们四点为师、为人的忠告:

只有卑微的人生,没有卑微的职业

既然当了教师,就要安于这个职业,瞧得起这个职业。校园是一方净土,置身其中,做一个为国育才的先生,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苏霍姆林斯基是我们这个行业里公认的大师。17岁投身教育,一生没有脱离过课堂。《给教师的建议》是老师的圣经,我推荐你们读过。他把自己教成一座里程碑,把自己教成后世敬仰的伟大。

艾斯奎斯,一生坚守在56号教室里,读他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你可以明白,这个人身上,最优秀的品质是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在教室那个小舞台上,他带领着一群孩子,上演了一幕幕可以称得上伟大的戏剧。

这两位教师中的杰出人物,在没有成名前,和你们一样,普通得如隔壁邻居。人在没有打拼出来处于底层的时候,过着的都是普通卑微的生活。但这个时候你一定要清醒意识到,你的教书育人、你的为人师表、你的苦口婆心、你的诲人不倦,你所从事着的事业却是不朽的、伟大的。

少年要有少年的轻狂,要海阔天空地去做梦,做名师的梦,做教育专家学者的梦,有梦才有远方。

先教学生做人,后教学生知识

做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事情。当教师做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即使培养不了圣人,却一定要追求培养君子。

你们走进教室,给学生上的第一课,不是语文,不是数学,不是英语和其他,而是下面这些内容:

一定要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彬彬有礼,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基本的内涵,从你门下走出去的学生成为谦谦君子,是老师的光荣。

认真听讲,别人发言完了要鼓掌致谢。享受了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心存感激。

要求学生把“谢谢、对不起、我能为你做点什么”这几句话挂在嘴边。知礼守礼是为人的基本,如果连基本的礼貌都不懂,就算是高材生又怎样。

见到老师一定要打招呼。这是中华民资传流下来的师道礼仪,显示出虔诚的尊和敬。能对别人弯腰,使自己矮下去,别人也会向你弯腰,把你抬高起来,做人就是这样。

......

人之为人,是这些东西支撑起来的。你们当教师要永远对这一点坚持。如果我们教坏了一个学生,毁掉的不仅仅是他,还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庸师误人的道理就在这里。

如果学校分配你当班主任教语文,你们要经常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些作业:

做家务。请同学回到家里,帮父母做做饭、扫扫地,洗涤衣裳裤子,整理屋子,照看弟妹……

孝敬长辈。给父母、给爷爷奶奶打盆温水,帮他们洗洗脚。

采访长辈。请学生回家采访长辈,恭敬地立在他们面前倾听,请他们给自己说说他们经历过的艰难往事,记下来,写在作文里或是日记里。

……

育人要从细节入手,在启蒙阶段,老师把这些种子播撒在学生心田里,学生就会养成好的德行,幸福生活就会降临。百年树人,当老师要为学生长远利益着想。

爱学生,表现的是一种责任

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你爱学生,在备课、上课、批阅、辅导中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路上承担起应尽的责任。

每个老师都必然要面对学习落后的学生。这类学生往往让新教师教得心烦意乱、手足无措。孩子们,要相信办法总会比问题多。你可能无法改变学生,但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一方面竭尽全力,谋划策划来帮助他们;另一方面宽容等待,相信他们总会变得更好。

学生生病,没来读书,如果不便前往探视,也一定要打个电话过去,把老师的关心送到。病愈归来,要举行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欢迎他/她重新回到班级中来。

要比学生早到校,到教室里转悠看看,站在走廊上迎接学生到校。孩子们来了,给他们个微笑,交谈两句。老师因为可亲,才显得可爱,亲其师,就会转为信其道。

无论你教着怎样顽劣的学生,都绝对不能体罚。如果对学生动了拳头,老师的一切批评教育就失去了力量。

别人评价你说,这个人工作非常负责,其实就等于说,你这个老师很爱学生,很爱这份职业,你就具备了成长为好老师的条件。

读书写作,一辈子的幸福

过去的年月,你们读的多是“有用之书”。为了升学,为了文凭,为了能考取工作有个安身立命的岗位。这样的读书,功利目的太明显,你不能从书中找到乐趣和幸福,感受不到世界的精彩。在这个世上,太过追求有用实用,那就是媚俗和庸俗。

从今以后,你们要读些“无用的书”。读《论语》来修德,读《道德经》来辩证,读《孙子兵法》来思辨,读《史记》来养气,读《古文观止》来博雅,读《红楼梦》来生情,读《三国演义》来悲壮,读《水浒传》来义气,读《西游记》来幻想。

教育行业的先哲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的著作要放在枕边,有时间就读几页。

也还要去跟西方的伟人谈谈,譬如托尔斯泰、屠格涅夫、李约瑟……还有名人传记,也要找来看看。

儒家的《弟子规》好读,难是难在化为行动;佛家的《金刚经》,道家的《太上感应篇》都值得一看。读书时,要记住老子的忠告“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做一名老师,绝不要让手中那只笔荒废了。因为你是读书人,因为你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者。你们不但要通过写作来抒发感情,还要通过写作来带动教育教学研究,进而享受到教书育人带来的乐趣,感受当教师的幸福。

要知道,成功在八小时以外,见缝插针地慢慢做,成就、优势就有了。做着做着你就比别人更懂教育了。其中种种妙处,你要自己体会,难与君说。

会读书,会写作,自然会做教育教学研究。一个教师,到达这一步,一辈子的幸福就寄托在上面了,青春没有白费,年华没有虚度,值。

于永正给女儿的二十条建议

女儿要当老师了,她和所有即将踏上神圣教坛的年轻人一样,既激动又不安。非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心里更没有底儿,于是向我讨教,索要“锦囊妙计”。我说,“妙计没有,经验倒有些。”她说:“那就请老爸支几招儿吧!”

下面,是我和女儿谈话的要点,算是为她支的“招儿”。

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

铃声落了,教室里依然乱烘烘的,你不要发脾气,要静静地观察每个人,一般情况下,片刻之后,多数学生会安静下来。此刻,你一定要及时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如果还有人在说话,甚至打闹,则用一种期待或者严厉的目光“盯”住他;无效,则点明某一排或某一组一人仍在做影响大家上课的事;再无效,则迅速地走到他们眼前,请他们站起来,严肃但措辞文明地告诉他,请他们站起来是因为无视课堂纪律,影响了别人的学习。

千万不要不管班级里怎么样乱七八糟,就傻乎乎走进去。否则,你很难把课上下去。要和学生约法在三章——上课就应该怎么样做,不能怎么样做,违反了,老师要怎样处分等。

要像京剧演员一样,精气神十足

走进课堂,要把90%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10%的注意力用有教学方案的实施上。

要善于用眼睛表达你的满意,生气和愤怒。目光要经常瞥向那些神不守舍、好动、好说的学生,可以请他们做点事——比如读书、读单词、表演、到黑板上默字等,这叫“以动治动”

最要紧的是不断地鼓励、表扬、提醒学生,但话要简洁明了,忌婆婆妈妈式的唠叨。

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

首先记住表现好的和表现差的学生的名字。

直呼其名地表扬胜于不指名道姓的表扬,指名道姓地批评、提醒,有时效果更好。

把所授课班级的学生座次表写出来,上课时放在讲桌上,这样做,有助于记住学生名字,尽快地了解每个学生及其家庭情况。

注意教学形式,手段多变

第一遍读课文是齐读,第二、三遍最好自由读,或者同桌之间互相读。读书,读词不要让学生扯着嗓子读(低年级易犯这个毛病)。

板书“大”和“小”,故意把“大”写得大大的,把“小”写得小小的:板书课题《骆驼和羊》,故意把前者写大,后者写小;板书课题《鲸》,故意把这个字写得斗大。

讲翠鸟、燕子的外形画简笔画;学习《劈山救母》让学生讲故事;学习《桂林山水》让他们看课件,并背诵……

细心观察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

如果你在适当时机和场合,不经意地说出某一个学生做的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或值得称道的一种表现,他不仅会感到吃惊,而且受到的鼓舞也会特别大。

搞点小激励

教低年级,可把全班分为几个组,上课时,不论哪个同学在哪方面表现好,都在他所在的组上画一面红旗或一个苹果;有人表现不好则擦掉一面红旗或一个苹果。下课时,表扬表现特别好的组。

这个办法对维持课堂纪律很有效。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告诉学生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必须经过思考方能举手。老师的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难度,要有价值。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我不喜欢问题一提出来就举手的人,喜欢想一想,想好了再说的人。

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

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倘若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

上好第一节课

精心备课,把握准教材,把教材装在心里。准备好教具。组织好教学。一旦学生安静下来,要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要有信心,哪一方面不足,就努力去修炼。

找机会讲给学生听

老师讲的故事,学生会终生不忘。忘不了故事,就忘不了你这位老师。讲故事特别能让调皮的学生亲近你。

担心你驾驭不了课堂,组织不好课堂教学

必须这样对影响大家学习的学生说:“这个班不是只有你一个,而是几十个人。你做任何一件事都得先考虑:会不会影响大家。利已,但不能损人。损人利已是大家所不容的。”对低年级小朋友则可以把话说得浅显一些。

要经常读书

注意,我说的是经常读是关于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教学论等方面的著作,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

读书要跟自己的实际联系起来,要把读书所得运用用工作中去。建议你做读书笔记,把名言名句记下来。

学会认错道歉

如果你犯了错误――比如问题处理不当,说话欠妥,甚至体罚了学生,一定要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认错,向学生道歉,老师向学生认错、道歉,错误就成了一种教育资源。

注意提醒

讲到重点部分,或者讲关键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组织教学,给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提个醒儿,否则,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将是不可避免的。

不要偏爱某一个学生

品学兼优的学生谁都喜欢,但切不可让学生看出老师的偏爱。

偏爱是当老师的大忌之一。让学生感到你赏识他的办法很简单――主动地和他们说说话;夸夸他们的某一长处;拍拍他们的肩;和他们一起玩;请他们替老师做点事――如收收作业本等。

最好当班主任

当班主任,才能真正感受到当老师的甘苦,才能锻炼自己。

如果当了班主任,别忘了搞活动。想一想,你童年的时代最喜欢什么活动,那时你希望老师搞什么活动。

搞活动最明显的作用是能增强同学之间的团结和班集体凝聚力。

对学生要严格要求,但不要太厉害

老师如果太厉害了,懦弱的孩子就会被教愚笨,个性强的孩子变得暴戾。什么事过了头,就会走向反面。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对所有学生家长都要以礼相待

不要在家长面前指责学生。对任何学生都要首先肯定他的长处,把优点放大。也要让学困生的家长树立信心。“罗森塔尔效应”同样适用于学生家长。

多听别人的课

看优秀老师的课,就是读活的教育学,活的教学法。这与读书的感受是大不相同的。你走向讲台前以及走向讲台后务必抽时间听听别人的课,可以这样说:“不听别人的课,就上不好自己的课。”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以上说的,都是为人师时所要特别注意的。

你今后若有志当老师,请记住古人的这两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若干年后,当你把这两句话读成一本书了,你就是个很优秀的老师了。

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位十分优秀的老师。

-END-

本文为星教师综合整理,原文有删减

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

编辑丨方娇

星教师投稿邮箱

xingjiaoshi

dett.cn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星教师热文

成长教室

思维导图

幸福教师

栏目文章

手机使用

慢教育

点击图片,或“阅读原文”,一键购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走心资深老教师写给新教师的书信,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