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迎来了立春,经过了雨水,我们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俗话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大雁北归,草木萌动,万物也渐渐复苏。从本期节目开始,我们即将开启新年的第一个专题——“春天在哪里”,带你在不同的旅程中寻找并感受春天的气息。
不论是从诗经里读到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还是宋代诗人苏轼笔下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不论是北宋赵佶的《写生珍禽图》还是荷兰画家卡尔·法布里蒂乌斯眼中的《金翅雀》,鸟类一直是艺术作品里重要的意象之一。
▲赵佶,《写生珍禽图》,北宋
故宫博物院藏
▲卡尔·法布里蒂乌斯[荷兰],《金翅雀》,
荷兰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Mauritshuis藏
我们把情感与意义赋予给鸟类,当我们看到它们的身影或者听到它们鸣叫时,会做出不同的反应。鸟类和我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也与我们大自然的阴晴雨雪息息相关。
▲可爱的小鹬
HittheRoad新年“春天在哪里”专题的第一期就请来了老朋友,来自《博物》的吴海峰,让他带我们去城市公园里、水边、树林中甚至是居住的小区里发现那些可爱多样的“飞翔小精灵”。用什么工具观鸟?有什么观鸟技巧?鸳鸯真的是“长久”的象征吗?今天中午12点的HittheRoad节目中,吴海峰老师会给你生动地讲述鸟类世界的故事!
▲吴海峰老师(左)
节目中回答问题并和我们互动就有机会获得由博物小馆送上的超萌礼品——“天然歪”猫头鹰模型,在微博
园长小艾玛留下你的答案,可爱的猫头鹰就会飞来陪伴你哟!▲天然歪,天然萌!
吴海峰老师硕士研究生阶段专攻鸟类学,对鸟类的一举一动可谓是了如指掌。除了在课堂上学习鸟类学相关理论知识,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去实地观察。通过观察,你不仅可以发现新的鸟种,还可能在每一种鸟身上发现很多特别的行为。不过在观鸟之前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呢?
观鸟你需要准备这些
1.一些知识类的储备
图鉴在手,说走就走。在观察野生动物的时候,如果手里有一本图鉴或者野外手册的话,它们会通过图文帮助你更加快速地识别眼前的物种。不论你身处何方,你都可以去书店找一找当地的野生动物图鉴。如果你想观鸟,那么,拥有一本鸟类观察图鉴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2.调动你的所有感官
观鸟不仅依靠双眼去看,你还需要用耳朵去听。想知道如何通过先闻其声观鸟,吴海峰老师在节目中会给你分享他“听天鹅”的故事!
▲天鹅
3.观鸟工具都准备好了吗?
不要忘了,鸟类也是敏感的动物,你的一举一动对它们的行为也有所影响。在不惊扰鸟类活动的前提下,你可以准备一副6倍或8倍变焦的望远镜,如果想深入并长期了解鸟类活动的话,一个笔记本和一部相机(甚至是智能手机)也是推荐携带的。
有一个环节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忽略的,试想当你走入山林间,身穿红色、绿色或者白色等鲜艳服装有助于被同伴辨认,起到了一定的安全作用。然而,鲜艳的颜色对于鸟类来讲可能也是“天敌”的意思,尤其当你穿着红色的衣服走入它们的活动范围内,鸟类可能会出于自卫本能而飞走,因此,身着深色服装可能会对观鸟起到帮助的作用。
4.选择正确的栖息地
就像是观看天鹅不能去山林里,而是要去河流湖泊边一样,观鸟要选择正确的栖息地。把握好鸟类迁徙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就会看到你心目中期待已久的鸟了!如果对于它们具体的栖息地和时节感兴趣,可以了解相关新闻或者加入当地的观鸟组织,这些都会对你的观鸟有所帮助。
▲西双版纳观鸟摄影郭潇滢
去哪里能看到什么样的鸟
不论你身处何方,都能在适合的季节观赏到不同的鸟类。如果你想置身于鸟类世界,大饱眼福的话,位于西南边陲、气候宜人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动植物就高达种,而在近十年间,这里人们陆续发现了从未被发现的褐喉食蜜鸟、长尾鹦雀和白眉*臀鹎,由此也创造了中国鸟类新纪录。即便在冬天,每天也会观察到三、四十种鸟类,而这个数字每天还会变化哟!
▲喉食蜜鸟
▲*臀鹎(bēi)
▲钳嘴鹳
图
勐腊发布
以北京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这座公园占地公顷,绿化覆盖率为95.61%。水面67.7公顷。公园中的主山为“仰山”,海拔86.5米。公园内以乔灌木为主,水生植被有香蒲和芦苇,为鸟类提供了绝佳的栖息环境。在奥森,一年四季至少能看到20多种鸟,即便在严冬时节也能看到高达多种鸟类。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鸟瞰效果图
在湖面上看到成双成对的鸳鸯,顿时觉得浪漫且美好。然而在吴老师的眼中,雄性鸳鸯虽然从未改变,但他旁边的雌性鸳鸯可是换的非常频繁呢!难道雄鸳鸯是“渣鸟”吗?说好的“天长地久”呢?
▲鸳鸯
除了常见的鸳鸯,我们还能看到绿头鸭。它是欧亚大陆分布最广泛的鸭子,也是大部分公园当中的“标配”鸟类。
▲看这富有金属感的色泽
有时候我们还能见到小?(pì)?(tī),由于体形短圆,在水上漂浮时就像葫芦一样,因此它们也被人称为“水葫芦”。它们喜欢在水上游荡,很少上岸,当它们看到鱼的时候,小??便潜入水中进行捕食。
▲小??
还有一种常见的鸟类是被人们称为“青桩”或者“长脖老等”的苍鹭,它的头长颈长腿长嘴长,身体纤瘦,上半身主要为灰色,腹部成白色,不论觅食还是休息始终都不慌不忙,沉得住气。嗯,我们做人也要像苍鹭一样稳重。
▲哪儿哪儿都长的苍鹭
▲苍鹭飞起
普通翠鸟,一般被我们称为“翠鸟”,也是水边常见的美丽仙子。
▲静静地做个仙子
图
今朝阳
转身走入树林,站在绿木间,你可能会偶遇它们:
▲大山雀
▲*腹山雀
▲北红尾鸲(qú)
而在春秋鸟类迁徙时节,你也会偶遇:
▲凤头蜂鹰
▲黑鸢
以及我们常见的:
▲燕雀
▲*雀
其实观看鸟类不一定守在水边或者树林里,在我们的小区里也被各种鸟类包围,开春儿之后,天刚蒙蒙亮,来自四面八方的鸟啼声此起彼伏,比如在北京的小区里,常见的有:
▲四声杜鹃
▲大杜鹃
▲大斑啄木鸟
▲灰头绿啄木鸟
▲珠颈斑鸠(密集预警)
鸟类通过叫声进行交流,这和它们的繁殖习性相关。大多数鸟类都是一夫一妻制,通过叫声来吸引配偶靠近,有些叫声出自雄性鸟,有些则是对鸣。如果想听它们的叫声,千万别错过今天中午精彩的节目哟!
如何正确观鸟
正确观鸟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不要去人为干扰它们,在离它们相对远距离的地方观察,这样不仅能让鸟类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生存环境,我们也能观察到它们最自然的行为。现如今,鸟类保护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中,而这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不能因为我们的一己私利伤害鸟类、破坏环境。信任是相互的,只有和万物建立长期信任的关系,我们才能获得和谐、平衡且可持续的生态环境。
▲北京通州区台湖镇麦田里飞来的两只大鸨,
中国不超过只
▲大麻鳽
▲与芦苇融为一体的大麻鳽
“怪鸟”大麻鳽的故事令人唏嘘,让我们在中午的节目中听听吴海峰老师与我们的分享吧。
《名录》32年后首度更新
最近,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这是我国32年以来首次对这份《名录》做出重大调整。调整后的《名录》共列入野生动物种和8类,新增了种(类)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种和1类,比如*胸鹀(俗称“禾花雀”)、长江江豚、秃鹫、豺等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种和7类,其中就有红嘴相思雀、藏羚、藏野驴、熊猴等等。另外,从年元旦起,修订版《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名录》须每5年调整一次。
▲豺
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保护动物意识的加强以及全社会齐心协力的爱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本期彩蛋——戴胜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今天中午的HittheRoad,staytuned!
▲文/Sally▲感谢吴海峰供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Toseetheworld,todrawcloser,tofindeachother!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