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候鸟守护者」田志伟做客连花清瘟胶囊《中华好家风》,讲述他救助野生鸟类的故事,错过精彩?戳上面看完整视频
01
「结缘」东方白鹳
田志伟是河北唐山乐亭人,他建立了大清河鸟类救助站,无偿救助并放飞野生鸟类,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候鸟守护者」。曾经的他,其实在乐亭县大清河盐场上班,承包了一个水塘和水库,也称得上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老板。年,当地村民发现了误食*药的国家珍稀鸟类东方白鹳,知道田志伟平时喜欢养鸽子,便送到他家救治。17只东方白鹳,他救活了14只,有三只因为中*太深,没能抢救成功。东方白鹳体型大,食量也不小,田志伟养了它们半年多,吃了3吨鱼,直到它们痊愈。后来,他将这些东方白鹳送往唐山市野生动物园中的大城山野生动物救助站。时隔十年,田志伟再去动物园看它们的时候,东方白鹳竟然还认识这位「恩人」,听到吹哨声便立即奔他而去,这是动物园的饲养员养了十年都没有过的「待遇」。看到这些东方白鹳只能在大笼子里生活,而不能自由自在的飞向天空,田志伟深受触动,动了建立鸟类救助站的念头。他要救助受伤的野生鸟类,并把救助后康复的它们放归自然,因为它们本来就属于自然。02
建立鸟类救助站,从无到有
年,田志伟放弃了自己收益不错的生意,瞒着家人,建立大清河鸟类救助站。最初的五年完全是他自己投入,把之前做生意攒下的三十余万元全都投入了进去,周围人都无法理解他这种公益性的做法,称他为「败家子」。田志伟说:“我小时候生活困难,想吃肉就要自己去套鸟打鸟,长大后这些鸟越来越少,以前它们帮助了我,现在我就想帮一下它们。”凭着这一信念,救助站的工作他一做就是十年。同时田志伟还对一些濒危物种做了挽救性的保护。他人工孵化的鸟类有遗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等。“天空是鸟儿最好的家园,回归自然才是最好的保护。”坚持着这一初心,十年之间,他救助并放飞的鸟类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就有多只。03
鸟类救助站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人加入鸟类保护大家庭
随着田志伟十年的「守护」,如今,鸟类救助站还成为了当地科学教育基地,引来很多学校参观并学习保护野生候鸟的知识。大学生、中小学生以及社会人士都纷纷加入到田志伟的队伍,现在救助站的志愿者已多达余人救助站的一位志愿者安梦莹现场讲述,她上小学时,田志伟就因救了两只大鸟而成为全校孩子们眼中的。后来受其影响,自己和爸爸也纷纷加入到了田志伟爱鸟护鸟的队伍中来。在田志伟的呼吁下,人们慢慢转变了意识,当地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04
妻子从变成
田志伟之所以能全心全意从事这项工作,离不开一个人在背后默默地支持,那就是妻子——陈俊梅。妻子讲述,他们起初做生意的时候日子过得很好,但自从田志伟建了救助站,日子就过得越来越难,起初她是十分反对的。年,家中经济已经很困难的时候,丈夫竟卖了变压器,只为开车送迷路的斑头雁去青海找种群。赶到青海后,斑头雁种群迁徙飞走,田志伟不得不将它又带了回来,看到风尘仆仆的丈夫,又见到斑头雁与家鹅重逢的喜悦,陈俊梅又是心疼又是感动,自己对丈夫的工作也从反对转变为了支持。妻子称:“最让我佩服的是,他平时在家里听到鸟叫声,就能叫出名字。他都不用看,就知道什么鸟又回来了,什么鸟又走了。”可见,田志伟十年多以来,从大家口中的「败家子」成为了鸟类,还练就了「千里眼」和「顺风耳」。保护鸟类
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这是田志伟的家风感悟他已经不再是一位野生鸟类孤独的守护者他爱鸟护鸟的事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的人也将影响社会上更多的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