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宣恩文史宣恩往事选登民族风情篇之
TUhjnbcbe - 2021/6/2 17:30:00
北京哪里皮肤病医院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906/6508755.html

自然景物

这里所说景物,主要指古、大、珍、稀的树木。以前的古树究竟有多大?只有庙里的菩萨才能作证。雕菩萨的材料,在宣恩一般都用樟木树,或药王树。所雕菩萨,身高有两三尺、七八尺、一丈多不等。按比例,其身粗可以想象,如果立式改为坐式,或四肢改变姿势,更可想象其树之大。人们传说中的大树,其可信度或有质疑。现将有凭有据,令人信服的古、大、珍、稀树木,按已毁与尚存两部分,介绍于后。

遭毁的神奇树

1.核桃树之多。民国23年(),为筹集*械用材,省*府派员在晓关、椒园等地收购高龄核桃大树多根。33年(),省农林改进所又奉令前来调查,要求在离地4.5市尺处、围径3尺以上的核桃树,逐株造册报省。调查结果,沿公路两旁就有株在册。

2.马桑树之大。沙道沟禹王宫中的戏楼,是清代湖南商帮所修。该戏楼是马桑树做的站柱。其柱直径两尺,原木自然更大。该树属灌木类,能长到几尺大的灌木,当系年代久远的奇木。直到20世纪60年代,该戏楼才被沙道沟小学拆毁。

3.惊人的椿木大树。如今的椿木营,原名椿木坪。宣恩的白莲教首领李登敖,在这里安营扎寨时,修有多间营房,全用的椿木树,以后才被人们改称椿木营。

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这里的民众,在关庙坪挖出一棵椿木树蔸,据当事人说:“有间把屋大”一间屋纵横最小也是一丈二三,可见这里椿木树之多,椿木树之大。

4.茶叶树王。年《恩施报》曾载,伍家台伍昌臣屋前的一棵茶叶大树,直径3尺,高1.4丈,覆地6厘,历来就称为茶树王。8个年轻姑娘上树采茶,得鲜叶8斤,还只采一半,一个常绿灌木,能长成众茶之王,其寿高不知几何,可惜它被毁于“万年食堂”,用来塞了灶孔。

5.白果(银杏)大树。去沙坪路途,有一个叫白果树的地名,不知多少年前,这里就长有一棵寿与天齐的白果古树。在前清,有两家农户居此,小孩常嬉戏于树下。每到冬天,烧火于树蔸,烈火燃进树干,烧成一个洞。年复一年,烧成他们能避风躲雨的大洞,但头年大火烧,次年新枝发,仍然是生机盎然。后来,竞烧成大人能在里面打纸牌的洞。其树之大可想而知。直到文革期间,才被砍毁。

6.青冈大树。20世纪60年代,一个名叫田毛人的烧炭工,在官庄公社砻子坪的黑塆,砍一颗青冈大树。本以为有此一株,就够几窑之柴,花三四个月,才将其砍倒。砍断后,仅侧枝就得两窑柴火,最后的主干,是大锯无法锯,利斧无法破,只好弃之。

在山上躺了十几年后,砻子坪的生产队,用雷管将其炸成无数大块,然后将大块劈成小块,小块锯断,再劈成搬得走的小块,运回队里。

以上所述,不是传说,而是事实,见者颇多,可以作证。只可惜均遭毁灭,再也无法得见。

尚存的珍稀树

宣恩的珍稀古树,在解放前,已遭到极大破坏。解放后,在大办钢铁、万年食堂和文革等运动中,彻底被毁。幸免于难的几株,在拨乱反正后,均得到挂牌保护。

据林业部门年前的调查,逃脱斧劫的珍稀古树有67株。其中—年以上的高龄大树两株,—年的9株,其余多系2—3百年以上的古、大、珍、稀树。

在椿木营的白果坪,有一株高不过8米的板栗大树,其年龄无法推算。树干已经中空,并作为当地社员关牛之用。在高罗干溪有一株高矗云天的古紫木树,已经有多岁,两根30公分粗的古青藤缠绕树干,形成双龙抱柱的姿态。

还有一株可供观赏的古稀大奇藤,是万寨崔家院子的油麻藤。该藤比菜碗还粗,已有多岁,仍然鲜活健壮。另有一株稀有树种,即高罗板寮的红桂花树。树龄虽不高,红花却罕见,据说全省只发现两株。

为了游人观赏的方便,现将截止到年,宣恩尚存年以上的珍稀古树表列于后,并指引其所在地。

宣恩县年尚存年以上的珍稀古树一览表

树名

树高(m)

胸径(㎝)

树龄(年)

所在地

银杏

32

珠山镇茅坝塘

毛栗

21

椿木营乡白果坪

紫檀

25

沙道沟镇芦茅塆

紫檀

38

.8

李家河镇冉大河

南紫檀

27.5

.8

沙道沟镇官庄坪

红豆树

31

.5

晓关侗族乡马桑湖

润楠

25

长潭侗族乡猫村子

樟木树

24.5

.4

长潭侗族乡杉木村

南紫薇

52

99.4

高罗镇干溪

大叶青冈

10

.6

长潭侗族乡杉木村

常青油麻藤

万寨乡崔家院子

注:树高、胸径按原(年)调查数填,树龄、所在地按现在()的为准。

自然资源

宣恩的自然资源,有地下、地上两种。地下,藏有丰富的多品种矿产资源;地上,有动物、植物两方面的自然物种。兹分述如下:

地下矿藏

地矿,过去已知的有:煤、铁、铜、铅、锌、硫铁、硫磺、硅石、石灰石、土硝等。解放后,通过勘察,还有铀、石油、天然气。重晶石、白云石、菊花石、冰洲石、生物化石、硒等。其中铅、锌、铜、铁、硫磺、煤等,在明代或明代以前即得到开发利用。(参见手工业章)尚待开采的有白云岩,它可广泛用作建筑材料、耐火材料等。重晶石,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橡胶、陶瓷、玻璃、无线电等工业。硅石,也称为矽,是一种半导体的重要材料。冰洲石,即方解石。无色透明的冰洲石,是光学仪器中的一种重要材料。菊花石和生物化石,于20世纪80年代,已用作雕刻工艺的原材料。

山珍水宝

山珍,是指野外的飞禽与走兽。水宝,是指河里的有鳞鱼和无鳞鱼。

(一)飞禽走兽

飞禽有锦鸡、野鸡、雉鸡、竹鸡、白鹳、丹顶鹤、斑鸠、画眉、八哥、喜鹊、鹭鸶、*莺、岩莺、杜鹃,以及其他益鸟、害鸟、观赏鸟等68种。

锦鸡,羽毛艳丽,头部为金*色丝状羽冠,散复颈部,后颈为金棕色扇状羽,形如披肩。上背浓绿,羽绿带黑。腰部为浓金*,腰侧深红,尾羽黑褐,桂*相间成斑状,至端部渐转赭色。可供观赏和装饰。人们常以活套捕获,进行观赏性喂养,喂死后,办成干货,再向外商出售。

走兽有虎、豹、熊、豺、狐、獾、獭、獐、麝、狸、猬(刺猪)、野猪、泥猪、野猫、野羊、野牛、青猿、猕猴等脊椎动物种。

熊类:有人熊、狗熊、马熊多种。熊胆为名贵中药,熊掌视为高级补品。人熊拟人化的故事,自古长期流传。说他与人为伍时,有情有义,惹人喜爱;说他凶残时,似同专吸人血的魔妖,十分可怕。是否与神农架的野人同类,无以为知。

猴类:有猕猴、青猿。在长潭、东乡、洪家河一带,猕猴成群,常嬉戏于山野林间。若见行人稀少,群聚而相扰,敢与人斗,倘闻枪声,却尖叫四窜。石心河两岸的青猿和*猿,跳跃于密林之间,可饱乘客眼福。清人柯煌路过木册,曾作诗曰:“不惊猴岭峭,扶持有青猿。”说明宣恩南北,处处皆有猴类。

(二)水生鱼类

水宝,指鱼类。分有鳞鱼和无鳞鱼两种。有鳞鱼有鲤鱼、青鱼、洋鱼、白甲鱼等。无鳞鱼有鳜鱼、白鳝(白鳗鲡)、团鱼(鳖)、娃娃鱼(大鲵)等。无鳞鱼比有鳞鱼,味更鲜美。常言道:“山中美味莫过于白面(狸),河里美味莫过于白鳝。”每到深秋,便是吃白面(狸)的季节。贡水河独有的白鳝,曾吸引多少人流涎。因人为的大量捕获,早已绝迹。常言道:“河里无鱼虾亦佳”,现在是“贡水河白鳝绝迹,酉水河大鲵吃香。”酉水河中,还有一些无正式名称的小型鱼类。如老花鱼、红麻口、白漂子、墨千子、桃沙鱼、油鱼等有鳞鱼。还有老实壳、糯米鱼、巴岩鱼、船钉子、豇鳅、花豇鳅、沙豇鳅、牛尾巴等无鳞鱼。牛尾巴与贡水河里的*刺骨类似,只不过一大一小,牛尾巴身长一尺左右,也是无鳞鱼中的美味。

农林药及附产品

宣恩县总面积为万亩,民国初,有林面积为万亩,到解放时,下降到万亩。解放后,虽有伐有植,还是降到万亩。

20世纪80年代,经林业部门调查,宣恩有各种林木科、属、种。其中,枝叶繁茂的珍稀树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珙桐、水杉,二级保护的有银杏、古楠、罗汉松、天师栗、红豆树、银雀树、铁杉、*杉、油杉、双花核桃、大梁*柏、细叶*杨、华南长叶五针松等48种。

各种竹属28种,药用植物科、种,中草药达多种。林附产品有香菌、丛树菌、竹笋等10多种。还有蕨粉、葛粉、地衣等。

民国38年(),有水田16.27万亩,旱地17.42万亩。解放后,人口大增,土地过度开发,旱地高达35.75万亩。到20世纪90年代,进行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旱地又才逐渐减少,如今山地覆盖率已达70%。

宣恩农作物有谷类、麦类、豆类、薯类、蔬类等。谷类以稻谷、包谷为主。麦类以小麦为主。豆类以*豆、饭豆为主。薯类即红苕、洋芋,是喂养生猪的大宗精饲料,也是救灾充饥的代食品。

宣恩三贡,是指曾受朝廷嘉奖而出名的贡米、贡茶、贡木瓜。从宋代起,贡水、酉水两流域的土酋,开始向中央王朝进贡,贡品有麝香、蜂蜜、*蜡、土硝、朱砂、药材、西兰卡普、賨布、竹睡席等土特产。

贡木瓜,是因宣恩木瓜品质好,药用成份高,获得朝廷好评,才使他的身价大大提高。中医处方,为使用道地药材,往往在木瓜前加一“宣”字,表示要用宣恩的木瓜。

贡米,出自覃家坪和木笼寨。米质好与土质、阳光、品种有关。据木笼寨的人说:“都只知木笼寨的米好吃,其实寨前千丘田的青粘米,才叫真好吃!”有句俗话叫:“木笼寨前揭锅盖,二台坪里闻饭香。”这是说青粘米能香飘10多里。其实,这两地一溪之隔,一上一下,就有10多里,若以空中直线计,不过两三里。然而,能香飘两三里,也就够香了。

贡茶,是清乾隆时期,伍家台茶农伍昌臣所贡之茶。它碧翠银毫,熟栗郁香,琼液*绿,清甘滋醇,回味畅爽,形、香、色、味俱佳,大受乾隆褒奖,便钦赐“皇恩宠锡”匾额。

据说,在朝贡热极时,有人仿而效之,将宣恩白鹤井之水也作贡品,说用此水泡贡茶,将杯盖一揭,便有一个个白鹤从杯中升起,冉冉飞去。后来,另一背水人行至巴东绿葱坡,不慎摔跤,将水跌泼,就悄悄灌入当地凉水,结果,皇帝揭盖,不见白鹤,顺口便说:“啊!白鹤没有了。”于是,人们自圆其说,认为皇帝金口玉言,说白鹤没有了,所以白鹤井的水泡茶,就飞不出白鹤了。

从此之后,连伍氏贡茶也销声匿迹,直到上世纪改革开放时,从伍氏后代中找出“皇恩宠锡”匾额,又才恢复以往的荣耀。真金不怕火炼,在全国省部级茶叶评比中,伍家台贡茶又曾多次获金银大奖。

来源:宣恩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宣恩县*协办公室

欢迎

1
查看完整版本: 宣恩文史宣恩往事选登民族风情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