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让我们漫步郊外,亲亲大自然
TUhjnbcbe - 2021/6/15 12:44:00
云南专业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67.html

感悟文学,感悟自然第27期

最近与春和娟小聚,想起那些年我们一起带学生出游的回忆。节选数篇旧文,备忘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在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时,我们很容易地感受到书中所传递出的“自然和自由”的教育思想: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其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

犹记《窗边的小豆豆》里最受孩子欢迎的莫过于上午上完课后,下午学校组织孩子们一起到野外去散步。貌似随意,其实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轻松愉悦无意识地学习了一些自然、生物、天文、地理和历史等知识。增长知识过程中培养了孩子们对自然的热爱,增进了孩子之间的情感,更重要的是如小豆豆那样“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的”。

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天性热爱自然,我们应创设多点机会让孩子们亲近自然。

难忘那次和春一起带领学生到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中部)参加广州市中学生文联“感悟文学”活动结束后的情境。

广州市中学生文联“感悟文学”活动后记

一出省实门口,看到两棵木棉树,叶子没了,花还没开。回头一看,正对省实门口,对面马路,别样的风景——一树金灿。极富秋意——*叶已经铺满了一地,却分明广州(或是南方)特有的春意——冬天一身绿衣,春风为其换金衣,也许是为了与百花争艳吧。*叶翩翩,也许是为了弥补广州缺少秋意这个遗憾吧。叶子落尽,木棉花开,大叶榕偷偷地冒出新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绿花开。仔细一看,不是花儿,是叶子。大叶榕,不长花儿,长如此叶儿跟花儿斗娇嫩吧。我们漫步小径,寻找春意——点点木棉红,是;片片*树叶,是;秃枝桠杈,是;簇簇新芽,是……我们惊叹着,嬉笑着……仿佛从来没有用心去观察过,见过似的。其实曾经的我们是那样的善感,一沙一石映入眼里,一叶一花活在心里,只是不知何时变得熟视无睹,还埋怨生活节奏太快,工作侵占与大自然相会的悠游自在、浸润心灵的宝贵时间,还有那份心思。放慢脚步,用心感受,即使路径很短,树木不多,肚子咕咕地闹意见,心情是如此地愉悦,此番经历都变得更值得低回品味了。当然,也还要看你跟着谁走:春——聪慧又俏皮且充满童真,希丽——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笑起来像荷花般清纯、甜美,又如向日葵般灿烂,泽华——沉默少言,表情如镜的湖面,内心涟漪连连,甚至是波澜起伏,有思想,爱思考,洁仪——外表随意,内心有追求,说话爽朗,心思细腻,大家年龄不一,性格不一,思想不一,对文学喜爱并有追求这个共同点将五人连到了一起,同时走了同一段路,共同拥有了这么一段经历。

此次经历告诉我:心思敏感,情感细腻的人人一起亲近自然,“心里被喜悦塞得满满的”。这是其他活动无法替代的。我们尊重个人兴趣,组织志趣相投、心向自然的人儿,例如我们文学社敏感柔软之心的孩子一起去感悟自然。但是什么时候?去哪里呢?

三月春风拂面,她耳语:春天来了,到野外去吧!终于融融的春日,带着未满两岁的宝宝来到了云溪生态公园。刚进门就看到三五成群散落在阳光底下,有的笑意盈盈地看着三两个小孩在追逐嬉戏,有的慵懒地依在花基聊得正欢,有的就这样闭着眼听着嘤嘤成韵的好鸟相鸣声。刚穿过一条幽静的小径,迎面浓郁的花香竟袭来。花香?众多花儿的香气像一群活泼热情的小孩,看到客人,欢笑着一起涌过来似的,浓郁得醉人。这么热情,是什么花的香味?是那一簇簇紫红色的巴西野牡丹,还是那挂在枝头耀眼的犹如舞女绚丽*澄澄的花儿,还是那攀附在灌木上一堆堆攒积成球的无名花?

走在青灰色的道路上,时而驻足抬头赏花,侧耳聆听,四处寻视扑腾乱窜的鸟儿,时而走到草地上,拥着花儿照相留影。平日走两步就要抱抱的儿子,似乎对花儿并不感冒,在爸爸的逗引下,竟然一路小跑,嗒嗒地奔跑在那条路上。一路都没有抱,越走越开怀。直到来到荷塘。他没有对花儿注视多久,只是因为认识了那个水池叫做“鱼塘”,他竟然念念不忘,一直念叨着,就好像那河池充满了生命力,像一个一见如故的朋友,迟迟不肯离去。

后来看到一队摄影爱好者,长枪短炮地小心翼翼地紧盯着云溪。难道这里的溪水特别的清澈,大家都在拍独特的风景?水里有鱼。难道是拍那几条肥美的锦鳞?也许吧。不好意思打探,带着疑问离开了。从进去到出来,才一个多小时,大人和小孩的心里也“被喜悦塞得满满的”。

周末带孩子游玩的此次经历告诉我:人们总爱舍近求远,其实美好的东西就在身边!白云山有许多美的景致。特别是春意浓,是踏青的好去处。学校出发到白云山距离非常近,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中午时间组织学生外出。

为了提高活动效率,首先我们进行了活动前的指导,明确了活动目标,也了解云溪生态公园的基本情况,图文并茂激发他们的兴趣。还明确活动的主题“感悟自然——寻觅春天的踪迹”,邀请他们一起踏上欣赏春景、感悟自然、发现人文之旅。引导他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提高敏感度,并且明确了任务用文学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悟和写法的初步指导。指导完后,我们才出行。

春雨绵绵不断,终于放晴了,几经改期的云溪之旅终于启程了。花儿少了,经历多了!那天我们留下了欢乐的笑声,载满了关于那景、那人的美好回忆和喜悦回校。回到学校后,我们还组织了“以文会友”活动,与其他社员一起分享经历与体验。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的心再次丰盈,都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人情的美好。

我们的孩子观察到了平日也许会忽略美的细节。

生1.见到荷花被一缕缕阳光照耀着,不由得心生陶醉。远处飞来的一只蜜蜂,打破了这片寂静。她在一朵绽放得很美丽的睡莲上翩翩起舞。仿佛我们是她的观众。荷花在碧绿荷叶的衬托下,是多么美丽。荷叶的伟大,已无法用言语表达。

生2.阳光明媚,连朱老师都忍不住赞叹:“有太阳多好啊!”,是啊,下了那么多天雨,终于迎来了太阳。到了叠荷池,着眼一看,真是一片绿湖,含苞待放的荷花苞和荷叶浮在湖面上。心想,等那荷花盛开时,必定很漂亮。后来,有同学提议走小路,在那里,我们见到了盛放的荷花,娇气的荷花如漂浮在绿波上的明珠,橙*的花蕊被粉的花衣包裹着,多好看啊,伴着一阵又一阵的低沉的蛙鸣。叠荷池的走廊都那么富有诗意——映日廊,灵感源自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生3.往映日廊的里部走去,你会看到一棵参天大树,单是一棵大树没什么美可说,但日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形成一缕缕金光,看起来就像一条通往天界的天路,就像天神下凡一般。

湖边还有一颗垂柳,它借湖水的倒影在那儿梳头,看起来就像一位窈窕淑女。

我们的孩子感受到了别样的人情美。

生4.有这么一个地带,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两条小道上挤满了前来观鸟的人。安静得出奇,没有人声鼎沸,更多的是鸟的合唱曲。而仿佛我们现在也投身到他们的音乐会去了。上前采访,原来他们在用相机捕捉下美丽小鸟的一举一动。这不是专业,但是一种爱好。在这里,忘却了都市的繁华,放宽了心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融入到鸟的世界里,何尝不是一种美的境界。

生5.一位退休了的海*骄傲地给我看他拍的翠鸟,第一次将鸟的外貌看得那么仔细,不免有些惊奇。另一位叔叔说,这里是广东最多翠鸟的地方,他们用买来的小鱼作诱饵使翠鸟“上钩”,才好拍摄。

生6.我采访了一位叔叔和一位阿姨。我笑着问道:“请问你们来到这儿开心吗?你们为什么喜欢这里呢?”阿姨很配合,很亲切,她指了指周围:“瞧!这儿环境多好!空气好!环境又美!还有鸟儿的歌声陪伴。在这里,我感到真的很开心。我真羡慕你们啊!还这么年轻,还有机会环游世界。哪像我们啊。人老珠*啦,都没有机会啦。好好珍惜吧。哈哈!你们一来呀,我们的一下子来了精神,心态一下子变好了很多哇!”我听了以后,不禁有一点儿伤感,不过我很快扯出了一个笑容说道:“没有啦。还有时间呢!我们会珍惜的。嗯,这里环境真不错!……哈,谢谢你们的配合,打扰了哦。”就这样,采访在一阵笑声中结束了

原来,在这里可以使人心情愉悦,在这里使那些中老年人变得年轻,在这里使把之前的烦恼全然忘却。

生7.云溪带给我的,是回环曲折的小路;是百花争艳的场面;是各个年龄段的爱鸟者;是坐在草地上互相拍照的老夫妻,他们让我想到: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我们的孩子对自然有更深的感情,对春天有了独特的感悟。

附上当时读初一的曾晓云同学的全文暮春四月,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过后,我们文学社的成员们都在今天参加了踏青活动。下了雨之后的云溪生态公园,像一个蒙上面纱的少女,让人遐想万千,真想见一见它秀丽的容颜。云溪生态公园是活跃的!走进公园里,漫步在这“绿丛”中,满眼绿色,仿佛自己随时都会被染上了一身的绿。仔细聆听,总有一阵又一阵悦耳又奇怪的声音在这幽谷中荡漾——是那迎春的鸟儿!他们仿佛吐出了春的气息,把所有活跃的能量都赐予给了我们。走着走着,其中一棵名叫鱼尾葵的树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它的叶子像鱼尾一样岔开着。而在这棵树的后面隐藏了一大片一大片的湖,这就是观菏园。放眼望去,湖面上亭亭玉立的睡莲,娇艳的荷花如同浮在水面的明珠。老师都急忙拿着相机争先恐后的把这一个镜头拍摄下来。湖面的水被一群鱼儿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把大家一个个美美的面孔都尽收湖底。这真是一个让我们都流连忘返的仙境啊!也许最吸引你的并不是景,而是人。在一座桥上,一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聚在了一起。只见他们手里都拿着一台台摄像机十分霸气地架在了桥梁上。什么也不知情的我们只能互相对视着。原来,这些老人家们都在拍鸟呢!听说,这是翠鸟活动最多的地方——云溪。别看这一片林子里空荡荡的,但是,这林子里足足有五六十种类的翠鸟呢!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其中有的人是从三岁就开始喜欢拍鸟,有的人是七八年前的爱好。虽然他们已经白发苍苍,但是却因为共同的爱好仿佛变成了一群贪玩、幼稚的小朋友!从他们分享的照片中,我们看到了人们口中所说的“神鸟”——一只长相威武,盛气凌人的“统治者”!它拥有着一身翠绿的羽毛,头上的冠以及那尖尖的嘴都给人一种逼近的感觉。还有那准备展翅高飞的姿态,那叼鱼时的神气,都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印象很深的还有一些打太级的人。只见他们全神贯注的做着动作,仿佛要把这公园里的一切景色和气息都吸纳为自己的内力一样。我们走过时小心翼翼地,生拍打扰了他们。在春天这个季节,我们观赏了一个好地方,我们收获了大家心中的想法,我们体会到了春的旋律。我们不仅收获了一次人生体验,还收获了一颗心。这是一种像鸟儿般轻快,像小草般蓬勃,像大家一样期盼。我愿意永远陶醉在这纯真透着乡野气息的公园里,让我们每个人都装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吧!与可爱的孩子们携手漫步云溪,开心的何止他们?还有与他们同行的老师:娟与我。虽然总是在旁静静地走,默默地听,哈哈地笑。偷偷地捕捉镜头。在一张张照片中,在孩子们温热的文字中,低回品味,心一直热乎热乎:寻完春迹,我们还要去觅秋踪。那年秋天参加完广州市中学生文联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带学生到白云山寻觅秋踪。寻觅秋踪段佩诗伴随着一路的欢歌笑语,我们去到了白云山,只为寻找秋的踪迹……啊,树上深深浅浅的*叶,交错相映成一幅美丽的画卷,阳光渲染着这一幅“秋日胜春朝”的景象。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生命正酝酿着一种芳醇的变化,附和着秋天那华丽而又缓慢的乐章。河水缓缓地漫步着,似是为了跟随秋的乐章。我们一行人沿着河岸向山上挺进,欣赏沿途的风景。散落一地的落叶,点缀着我们留下的足迹;投射到叶间的光影,晕染开了我们的背影。能仁寺中,不时传来僧人虔诚念经的呢喃声。栩栩如生的佛像,承载了人们最美好的祝愿。古井中的“神水”,洗去了多少污秽?这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在山顶极目远眺的我们,遥望着“小蛮腰”。鸣春谷外,飘散着悦耳的鸟鸣,使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夕阳的余辉铺满山坡,穿插在叶缝与枝蔓间,延伸出细碎的光的剪影,投射在我们的脸上,犹如星河的光尘,映衬着我们的笑容。留下一地的回忆,让我们向白云山告别,期待着下一次的美丽邂逅,寻觅秋踪之旅,就在我们不舍的脚步中结束……只留下心中不灭的印记。

当时觉得段同学写的太过流水账,缺少深刻独特的感悟。如今再读,浅浅的文字,深深的印记。回忆犹如天上的星辰,能见的有几何?把经历体验化为文字,保鲜曾经的回忆,还能保温当时的情意,妙哉。

彦生小语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经历即成长

付出即收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我们漫步郊外,亲亲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