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日子由于四水卡文,把我们俩的生活作息搅的一塌糊涂。
经常是半夜2、3点睡了几个小时就醒了,然后吃了早饭又小睡一会到下午正式起床吃正餐。有时太困还会继续补个觉,但起来精神倒是非常好,可又会到半夜更晚时间入睡。
所以觉得似乎现在都处于吃了睡,睡了吃的养猪状态,尝试过刻意调整下时差,但失败了。因为精神反而变得很差,还会伴随着眩晕症和偏头痛的发作。还好现在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只要不影响健康,并不会觉得这样乱七八糟的作息时间有太大问题。
接受了这个现状后,索性把每天的学习任务打散到各个时间段。也因为核心单词第一轮已经背完,进入到了第二轮,我也加大了每天单词量的背诵。打散时间后,我不再拘泥于特定时间段去背诵单词,而是把每天复习和新背单词的两个时间段分开在24小时中精神状态最好的时候。这样一来,立刻就觉得每天背单词的压力小了很多,在心理上也更加乐意去接受这个枯燥的任务。而不管是翻译还是运动,都会在各个时间段里穿插完成。当觉得累的时候,就找部动漫娱乐一下,或者干脆半夜三更和四水出门透透气去便利店买些好吃的。而如果休息的差不多了又睡不着的话,就找本感兴趣的书看,这段时间的阅读量顺势也提高了不少。
尝试了几天后,发现每天非但效率没有降低,反而感觉能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天24小时的利用率更高了。这让我深深地觉得自己之前还是太拘泥于形式化了,虽然早在一年半年前时间对于我来说就是完全自由的,但惯性思维还是让我做出了把每天学习任务按时间顺序排列,完成之后再休息的执行方案。
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人的思维真的是有非常大的惯性的,也就是路径依赖。虽然我早就意识到要打破思维的界限,要突破自己的局限,现在看来这些对于我之前来说也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口号罢了。
纠其原因,我觉得还是自己知识储备太少的关系。导致既没有办法让我抓住问题的关键进行深入思考,也无法支撑我对很多意识到的问题作出完整的逻辑分析从而找到解决方案。所以只能依靠之前的经验、特别是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进行总结,自然许多问题要不就是像这样浮于表面的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些调整,要不就索性想当然的走向了错误的方向。
而如何能够鞭策自己不断的学习积累知识,从背单词这件让我痛不欲生的枯燥任务中得到了不少启发。总的来说,我认为需要持久的热忱。而这个热忱从哪里来?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难。
当我发现我目前在追的日本动漫完全找不到中文资源,却有英文资源,并且更新还特别及时的时候。更别提现在我无论是在每天听新闻还是学习过程中需要查阅的一些专业资料,只有英文资源。而当我发现我背的那些核心词虽然很难,但基本上都在每天的日常任务和娱乐中能看到的时候,我怎么会没有好好背单词的动力和热忱呢?
的确,一直都说学好英语就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但这样的理由都是虚的空的和自己的生活没有直接联系的。其实任何一项看似很难的事情,如果是从自己个人的欲望或者需要出发,就自然会有去做的动力了。关键在做的过程中还会慢慢体会到乐趣,因为虽然我不知道我英语到底是否有进步,但我切切实实看了很多动漫更新,满足了我的个人欲望。当然,如何诚实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欲望,又是一个大的话题,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并实践的内容。
我最近和四水闲聊时打比方说,我觉得一直以来我就在玩一个叫“我的人生”的养成类游戏。年的时候我退休了,等于通关了第一种剧情模式。既然现在已经进入第二个剧情模式,那就应该摆脱之前全凭直觉的玩法,换一种方式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剧情线了。如果时间够的话,说不定还能解锁第三个剧情模式,想想就很期待呢。而这个让我乐在其中的游戏,大概就是目前来说一直让我对生活保持热忱的动力所在吧。
四水和翠鸟NeverTooLa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