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祝选从一张老照片说ldquo溺爱
TUhjnbcbe - 2021/7/26 8:20:00
作者祝选

祝选,年8月出生,年1月参加工作,年11月入*,年8月退休。

家父的老战友刘长江

照片背面的临别留言从一张老照片说“溺爱”

作者|祝选

人们都说人老了就爱回忆,我也不例外。这不,“六一”快到了,我又一次翻开旧相册,看小时候的照片,回忆少年之趣;看爹娘的遗照,感谢养育之恩;看全家福合影,享受天伦之乐。或许是刚刚与老伴在对小外孙的教养上有不同看法又吵了两句的原因,我盯着一张老照片看了良久,也想了许多。

这是家父的老战友刘长江年奉调东海舰队临别时赠送的俏像照片。黑白照片很小很普通,但后面的临別留言却意味深长:不要溺爱孩子。这是我看到的最具内涵而令人醒悟的留言。

我小时候每次挨揍时就会想到这张照片,心里恨恨的。长大了,特别是当自己有了孩子后,才觉得这张照片特别有意义。现在看到老伴还在给已经10岁的外孙端饭、洗衣、系鞋带,为他一只只削去虾壳把虾肉送到碗里,我就会想到这句话。昨天,我要外孙把一小塑料袋厨余垃圾送到楼下分类站去,老伴就嚷嚷起来,说孩子这么小会把腰扭坏的。“唉,3斤都不到,怎么可能把腰扭坏呢。你这不是在培养栋梁而是在培养废物。”这话一出口,免不了又吵了几句。我说,自己10岁时帮家里洗碗、劈柴、砸煤、拖地板,过马路去食堂打开水,在学校操场扫雪刨冰,帮忙挖菜窖……,什么活都干了。“你们那时候学英语,有奥数比赛,背古诗词吗!”老伴的声音更响了。在小外孙的事情上,她一贯正确,总是对的,你说一句她冲你十句还不止。

对小孩子关心呵护照顾一点没错,老虎还有舔犊之情呢,何况是人,但一定不能过分,过分了就是溺爱。

那么什么是溺爱呢?我查考了一番。溺:淹没在水里。例:溺死。

沉迷不悟,过分。例:溺信,溺爱。溺爱的概念:照顾者和儿童之间关系的一种特征。溺爱即不公正的物资或感情给予满足与保护。此时照顾者庇护孩子,同时也妨碍孩子试图作出独立行动的任何努力。

南朝梁江淹《空青赋》:“溺爱靡意,*飞心离。”大意:给予过度的物资享受,可使接受者尚失心智。

《新唐书·高宗纪赞》:“高宗溺爱衽席,不戒履霜之渐,而*流天下,贻祸邦家。”大意:高宗过分享受奢华柔软的衣被,殊不知即将到来的冰天雪地是路上的霜逐渐形成的,祸害家与国。

《古今谭概》一书中有一个寓言故事,翠鸟为避免灾祸,开始把窝筑在树的高处。孵出小鸟以后,它很喜爱,生怕小鸟从高处的窝里掉下来摔死,于是把窝向下移了移。等小翠鸟身上长出了羽毛,非常漂亮,它更是加倍喜爱,越发怕小翠鸟摔下来,又一次向下移动鸟窝,移到离地面很近的树杈上。这样,翠鸟放心了,然而当路过树下的行人发现小翠鸟时,稍一举手便把小翠鸟掏走了。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我把所观察和有关文章中说的当今溺爱孩子的现象,归纳为以下九点,以醒读者,对比自纠。(有点自不量力)

一、特殊待遇。这现象以独生子女和爷奶帮代孙辈为甚。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的;享“独福”,別人有的要让他有,没有的更要让他有。孩子决不与人分享好处,独霸独占独吞。

二、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三、生活懒散。允许或无视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四、祈求央告。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五、包办代替。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进的孩子。
  

六、大惊小怪。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这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不让父母离开一步。性格中从小就注入了懦弱因子。

七、剥夺独立。这是现在家长的通病,即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理由常常是车多、险多、坏人多。更有甚者,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搂抱着睡,偎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
  

八、害怕哭闹。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滚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九、当面袒护。有时一方管孩子,另一方就护着。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孩子不知、不畏、不守规则,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以上九种溺爱的表现形式,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不同程度表现。一日,我在超市里看到一个小孩在地上打滚又哭又闹非要他妈妈买玩具不可,他妈妈最后无奈地买了。孩子笑着爬起来玩玩具,他妈妈拍打着孩子身上的灰尘。我在想,孩子心智上的灰尘能拍掉吗。

怎么才能做到不溺爱呢。我看幼教达人是从以下最基本的五点作起。

1、对孩子爱的表达要适可而止,不要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围着孩子转,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必须以他为先。家长们要试着把

1
查看完整版本: 祝选从一张老照片说ldquo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