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第53期
总第一八五期
浅读国学《易傭》(说卦传·第六七八章)
第六章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①
“神之妙万物也”,去乾坤而专言六子,非去乾坤也。六子皆乾坤之功也,所以然之,变化则不可见,故名之曰“神”②。前节言伏羲之对待,曰“雷动风散”者,雷风相待也;曰“雨润日暄”者,水火相对也;曰“艮止兑说”者,山泽相对也。此节言文王之流行,曰“动万物者”,春也;曰“桡万物者”,春夏之交也;曰“燥万物者”,夏也;曰“说万物者”,秋也;曰“润万物者”,冬也;曰“终始万物者”,冬春之交也③。六子流行,万物固极其盛,然毕竟有伏羲之对待,“水火相济,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阳变阴化,有以运其神妙,万物而生成之也④。若但有流行而无对待,则男女不相配,刚柔不相摩,独阴不生,独阳不成,安能行见神成变化,而动之、挠之、燥之、说之、润之以终始万物哉⑤?两《图》原不分先后,比如天地对待也,二气交感生成万物,流行也;男女对待也,二气交感生成男女,流行也。天地男女有先后乎?火,日也,物久湿则腐,故火以熯之;泽,雨露之泽也,久旱则物枯而不成,故泽以说之⑥。上言“水火不相入”,此言“相逮”者,既不相入,又不相及,则无成物之功;明性虽不相入,而气实相及也⑦。艮不言“山”,独举卦名者,动挠燥润之功,是雷风水火;至于终始万物,于山义为微,故言“艮”而不言“山”也⑧。
前言“山泽通气”,继乎“天地定位”之后;后言“山泽通气”,在乎“能变化既成万物⑨”之先。此“山泽通气”该乎乾坤。张子所谓“咸,可以配天地”⑩。
①《说卦传》原文。八卦象征自然事物。
②上一章言“帝出乎震”“万物出乎震”;此章言“神之妙万物”,盖神即帝也。古籍《说文》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神是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帝是神之名,神是帝之灵;帝是神之体,神是帝之用。是故,主宰万物者,帝也;而妙万物者,帝之神也。妙,奇妙。即所谓神奇者,以代表万物之心志而为言。以主宰言曰“帝”,以功用言曰“神”。八卦各有所在,神无在无不在,故曰“妙万物”。
乾坤天地,乾坤合而为神,言神则乾坤皆在其中。八卦乾父坤母,此章“去乾坤而专言六子,非去乾坤也”,因乾坤生六子,六子皆乾坤所化,六子之功皆乾坤之功。所以然,即为什么是这样的现象。出自《论语》:“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见六子之为皆乾坤之为,然其为什么是这样的现象,变化莫测却不可见,所以名之曰“神”。
③前节,指第四章曰:“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言伏羲,即先天八卦讲对待之体。震雷与巽风对待;离火与坎水对待;艮山与兑泽对待。此节,即第六章。言文王,即后天八卦讲流行之用。震雷“动万物者”,春也;巽风“桡万物者”,春夏之交也;离火“燥万物者”,夏也;兑泽“说万物者”,秋也;坎水“润万物者”,冬也;艮山“终始万物者”,冬春之交也。
④此节专言六子,由后天流行之用而推本于先天对待之体。后天流行固然极盛,然毕竟有先天对待”。前第三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此章曰:“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水火相逮,同“水火相济”。逮即及,“坎上离下”即水火既济卦。
乾《彖》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系辞传》亦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荀子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虞翻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阳变阴化,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正是运用阳变阴化的神妙,万物而生成之也。
⑤《周易》对先天八卦主生图和后天八卦主克图都有注解,先天之位本对待,未尝不流行;后天之位本流行,未尝不对待。《周易》的这两个基本原则,概括了万事万物皆如此。先天八卦的方位,是由当正位的乾坤(纯阳纯阴)为父母,相交而生;后天八卦的方位,则由当正位的离坎(杂阴杂阳)为乾坤的继体,互异相交而成,以洛书数字的结构次序为指针。把先天、后天图对照来看,两图中的卦位虽然不同,卦的结构却是相同的。三联体结构的八个基本卦,每一层的卦符都是按照“四阴四阳、合之则八”排列组合而成,包括乾坤两卦。两图中卦爻的排列其先后天的阴阳爻位一样:震卦初爻、坎卦中爻、艮卦上爻,都是阳爻;巽卦初爻、离爻中爻、兑卦上爻,都是阴爻。这是先后天八卦相同之处。而不同之处,先天八卦排列是由纯阴纯阳的乾坤两卦对应卦爻彼此复盖所生的六个子女(包括乾坤)互相对应:大父对大母,长男对长女,中男对中女,少男对少女。此种对待关系藏有生机,所以,先天八卦主生。后天八卦是由杂阴杂阳的离坎两卦不同位的卦爻彼此互异复盖而生,其对待关系:大父对长女,中男对中女,少男对大母,长男对少女。此种对待含有克制关系,所以,后天八卦主克。因后天八卦是主克图,其相生关系,必然就藏在流行的组合中。其流行次序,即《易经》所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由此可见,先天主生图和后天主克图是相辅相成的,也就是说有后天而无先天则无本,有先天而无后天则事不成。
若,如果,假如。但,只。相配,犹匹配,一般指配合或搭配,也指结婚;不相配,表示否定,此处犹指不婚配。相摩亦作“相磨”,互相摩擦,相互摩荡。出自《系辞》:“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一阴一阳之谓道。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故“独阴不生,独阳不成。”泛指单凭一方面的因素或条件促成不了事物的生长或出现。明·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有云:“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阴阳神妙的变化,就在此章所言的“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始万物者莫盛乎艮”。
⑥两《图》,指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明·来知德《易经集注》有云:阴阳“二气交感生成万物者,流行也。天地有先后哉?男之与女,对待也。二气交感生成男女者,流行也。男女有先后哉?所以伏羲文王之图不可废。”
大有卦《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火天大有卦离上乾下,故有“火在山上”之象。宋·程颐曰:“火高在天上,照见万物之众多,故有大有象。”明·屈大钧曰:“火,日也。不言日者,天子以神为治,如日之用其火。日之光,火之神也。火在天上,万物告成,火之成功,而天之德亦至。”
腐,有朽烂、变质之意。熯,犹干燥,干枯。《说卦》:“莫熯乎火。”三国·王肃注:“火气也。”南朝·崔觐注:“亦燥也。”兑为泽,“泽以说之”即“兑以说之”。说通“悦”,是使之喜悦的意思。“兑”代表着泽类物体,诸如沼泽、湖泊、水池、河流、海洋以及雨水。
⑦上面言及“水火不相入”,不相入,即不相容,亦不相射,犹相克制。水火不相入而相资。相资,就是相互凭借,互相资助。此章言“水火相逮”,逮,及,到,逮及之意。成物,指地。地养育万物,故云。《史记·乐书》:“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著大始而礼居成物。”南朝·裴骃集解:“成物谓地也。”唐·司马贞索隐:“言地能成万物,故成物谓地也。”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礼记·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成物之功,即指后者之义。明末高僧憨山大师注释《老子·道德经》有云:“道,乃万物之本;德,乃成物之功。道为体而德为用,故道尊无名,德重无为,故道言有无,而德言上下,此道德之辨也。”
明性,有明白实体存在之意。水火之体虽不相入,而之气实相及也。
⑧此章专言六子,六子之中,五卦皆言象,惟艮卦独不言者,因终始万物不系于山也。
⑨前面第三章言“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山泽仅次“天地定位”之后。此章言“故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山泽通气”在乎“能变化既成万物”之前。该,应当,该当。乾坤,天地也。《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道德经》有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宋·周敦颐有云:“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
⑩天地确定位置,山泽气息相通。天地交与不交在泰否,山泽通与不通有咸损。泰卦“坤上乾上”,坤阴居于上,乾阳居于下,内刚外柔,阴阳得以交通而不再否塞;咸卦“兑上艮下”,兑阴在上,艮阳在下,也是内刚外柔,阴阳能得以交通而与恒相综。宋·张载《易说中》有曰:“咸,感也。其爻虽相应,而词多不吉,顾其时如何耳。说者多以咸恒配天地,殊不知,咸自可配天地,故于《序卦》独不言咸。咸既可以配天地,则恒亦可以配天地,皆夫妇之道也。”
第七章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①。
八卦变化无穷,而性情则尽于此②。坎离相反,故陷丽亦相反③。陷则阴外而阳居内,故水之照物,其光内涵;丽则阴内而阳居外,故火之照物,其光外射。盖离象火,火无自体,必著于物,故为丽也④。
“乾健坤顺,阴阳之纯气也。一失健顺则不平之气作而六子生。⑤”六子者,乾坤之破体也⑥。庄子曰:“阴阳错行,天地大骇,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乃塊。⑦”正谓此耳,然由破体练之纯体,乃成⑧。
①《说卦传》原文。八卦象征的特性。
②性情,最原始的理解就是表现为人的性情。性,性格、禀性;情,思想情感。性是万物秉受的自然本质,故性情也叫性命,进而简化为生命。从体用的角度讲,性为体,情为用。情是因性而起的作用。八卦性情,体用人生。八卦的性情,即乾健、坤顺、震动、坎陷、艮止、巽入、离丽、兑说。
八卦“先天为体,后天为用”。至宋代,为便于人们记住八卦的卦象,朱熹编有口诀:“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③《文王序卦相综圆图》首语:“乾刚坤柔。乾交坤,阳陷阴中而成险,从初便有险陷,乾道何以首出?是故乾坤成列,首有事于坎。”先天八卦中,离东坎西,相错对待;后天八卦中,离南坎北,上下相综。五行中,正北方属水,正南方属火,故坎离犹言水火、阴阳。《说卦》曰:“坎为水……离为火”“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
相反,是指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排斥或对立。语出《韩非子·诡使》:“三者非不存也,而世一治一乱者何也?夫上之所贵与其所以为治相反也。”
④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陷重重。坎卦三画,一阳陷二阴,阴虚而阳实。《序卦传》曰:“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丽,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离卦象征火,内空外明。北宋·张载解释“坎陷离丽”曰:“阳陷于阴为水,附于阴为火。”
“离中虚,坎中满”,从表面上看卦象符号也可知,离卦象为两阳爻中间一阴爻,坎卦象为两阴爻中间一阳爻。换言之,卦象中间一个断横(阴爻),一个长横(阳爻),因而一“虚”一“满”。由此,水照物,光内涵;火照物,光外射。内涵,是内在的,指水光收敛,隐藏在深处;外射,是外在的,指火光放出,显耀在外面。
⑤出自《正易心法》(宋·麻衣道者撰,陈抟注)。纯气,纯真之气。《列子·*帝》:“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智巧果敢之列’。”东汉·张湛注:“至纯至真,即我之性分,非求之于外。”
⑥破体,犹变体,与纯体相对。指破乾坤纯阳纯阴之体。《参同契》有注:“麻衣曰,乾坤错离,乃生六子,六子既是乾坤破体。”
⑦出自《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木与木相摩则然,金与火相守则流,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乎有雷有霆,水中有火,乃焚大槐,有甚忧两陷而无所逃。”两陷而雷霆,乃水中有火;雷火又能焚木,独言槐者,以槐木取火之木。塊,从土,*声,本义土块。焚木成土,土团成块。槐与块,繁体有误书,并存参照。
⑧纯体,纯阳之体或纯阴之体。
第八章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①
此只以一物象一卦,至广八卦则天地间物物可以取象,异形相禅,莫得其伦②。然有其气者有其类,如子鼠、丑牛,角蛟、亢龙,是也③。以此悟得圣人无所谓卦画有无,无有之间,皆寓言耳④。白云满山,庭草交翠,目中何者非易耶⑤?“乾,阳物也,马固蹄圆;坤,阴物也,牛固蹄坼。阳病则阴,故马疾则卧;阴疾则阳,故牛疾则立。马阳物,故起先前足,卧先后足;牛阴物,故起先后足,卧先前足。⑥”豕喜陷,故象坎;雉丽,故象离;狗善守,故象艮;羊驯则说,故象兑⑦。
乾之象龙,此乃以属马,而于震称之。震,乾之初也,其德动,故曰“震为龙”。坤为马,犹乾之龙也⑧;坤之牛也,乾之马也。
人失其健顺之性,马牛不如;失其止说,犬羊不如⑨。
①《说卦传》原文。八卦于动物的象征。
②一卦一物,一物一象。八卦物象,一卦是研究象的。天有万象,物有万象,八卦类万物之像。
物物,指各种物品,各样事物。异形,指不同形状的事物。相禅,亦作“相嬗”。相演变;相转化。出自《庄子·杂篇·寓言》:“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伦,同类的条理、顺序,犹规律。“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意思是说,万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起源,开始和终了就像在循环往返,没有谁能够掌握其间的规律,这就称作自然的均衡。自然的均衡也就是常说的自然的分际。
③孔子《易经正释》曰:“河图者,天地自然气数所赋,而成其自然之象也。盖天地既奠,神形全具。有其气者有其数,有其数者有其象。河图之出,以象之显也;其象之所示,则数也;其数之所在,则气也。气有阴阳,名曰两仪。”
气有阴阳,阴阳有类。比如十二生肖中的子鼠、丑牛,二十八星宿中的角蛟、亢龙。
④卦画,就是卦的符号,即奇偶画爻组成。奇画由一条长的横线而成“—”,俗称“阳爻”;偶画是以两条断开的横线而成“--”,俗称“阴爻”。
寓言,有所寄托的话。出自《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陆德明释:“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⑤宋·朱熹《六先生画像·濂溪先生》云:“风月无边,庭草交翠。”交翠,交相青翠,形容环境优美。眼中所见,有什么“非易”呢?即皆有“易”。
⑥唐·赵自勔《造化权舆》、宋·陆佃《埤雅·卷三》诸文献有载。
“乾为马,坤为牛。”《系辞传》有曰:“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说卦传》又曰:“乾圆坤方,女柔男刚。”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奇数属“阳”,据此分析出十二生肖动物的阴阳之别:“鼠前足四爪,象阴,后足五爪,象阳故也;丑属阴,牛蹄分也;寅属阳,虎有五爪;卯属阴,兔缺唇,且四爪也;辰属阳,龙乃五爪;巳属阴,蛇舌分也;午属火,马蹄圆也。”马为阳物,故蹄圆;牛为阴物,故蹄坼。坼,指裂开。
《*帝内经·素问》云:“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阴阳相搏,人如是,动物亦然。所以,阳病则阴,马得疾病就卧倒;阴病则阳,牛得疾病就立定。马是阳物,故起身时先动前蹄,卧躺时则先屈后腿;牛是阴物,起卧动足则相反。
⑦豕,本义猪。喜陷,故象坎。迄今民间有“猪拱槽”之说,或谓亥时,夜深人静,能听见猪拱槽的声音,故称“亥猪”。
雉,通称野鸡,又名山鸡;雄鸡羽毛艳丽,可做高雅贵重的装饰品。丽,故象离。
狗,即犬,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喜守,看家护院,守止相关,故象艮。《太玄·守》有云:“象艮有守。”
羊,是人类驯养的家畜之一,我国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驯养为家畜,主人就喜悦。说,通悦,故象兑。
⑧乾卦象征天,喻龙(德才君子),又象征纯阳和强健。其《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节明指道之体用,承上乾之象龙,兴云雨,成品形而来。《说卦传》此章把乾用来属马,因马是纯阳之物;于震而称龙,因震为东方苍龙。
乾卦六爻六龙。坤卦“元亨利牝马之贞”,《彖》谓“牝马地类,行地无疆”。坤,天下之至顺,常处天之下牝而守其雌,故以牝马为寓。是谓之“坤为马,犹乾之龙也”。龙马关系非同一般。《周礼·夏官·廋人》云:“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公羊传·隐公元年》注:“天子马曰龙,高七尺以上;诸侯曰马,高六尺以上;卿大夫、士曰驹,高五尺以上。”汉儒孔安国注《论语》及《尚书洪范》云:“河图者,伏羲氏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汉书·孔安国传》曰:“龙马者,天地之精,其为形也,马身而龙鳞,故谓之龙马。”
乾坤交媾,化生六子。乾之初爻,乘于坤之初爻,而生长男,震也。所以说“震,乾之初也”。震卦《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老子曰:“修之身,德乃真也。”所以说“震为龙,乾为马”,犹如“乾之龙”。
⑨坤牛乾马,一阴一阳,一健一顺。乾之自强不息,坤之厚德载物,这就是所谓的乾坤健顺之性。人若失其健顺之性,就马牛不如;失其止说之性,就犬羊不如。
艮为狗,即犬。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说文》释:“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艮卦之意在于抑止自己的言行,宜行则行,宜止则止,动静适时。兑为羊,《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本义为高兴,愉快。《尔雅·释诂》:“悦,服也。”义疏:“孟子所谓‘中心悦而诚服’是也。”《说文系传统论》:“悦,犹说也,拭也,解脱也。若人心有郁结能解释之也。”
狗守象艮止,羊驯象兑悦。止守、悦驯固忠,亦为本份。守家、守国,官守、民守,安分守礼,天理人性。南宋理学家朱熹《朱子家训》云:“守我之分者,礼也;听我之命者,天也。”明末清初理学家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亦云:“守分安命,顺时听天。”
《文安之研究》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