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日只有一个加油站,晚上不营业,早上8点才开门,想起早赶路就要前一天晚上把油加好。因为昨天回来的太晚,早上大家都好好睡了一觉,吃过早饭才慢悠悠的上路,今日行程比较宽松,走到吉隆镇就行。天气依旧是瓦蓝瓦蓝。
离开定日不久,路边有一个天然的风景,名叫“大佛首”。“大佛首”依山而就,面朝东南方,高约米、宽约米。佛首眉目清晰、高鼻梁、头顶长满自然卷发髻,整个五官匀称,恰到好处,佛首慈眉善目、神态端庄、颇有释迦牟尼佛祖之像,十分神奇,让人惊叹不已。
“大佛首”所处位置属珠峰自然保护区内的孜布日神山景区。年8月20日由在日喀则工作的甘立泉同志首次发现,其后经过旅游局有关人员两次到实地核实,确属一尊自然山体形成的巨型“大佛首”,非常神奇。路边建有观景平台,停下车好好看一看,许多人会在这里默默许下心愿。
从定日出发,一路向西都是路况良好的柏油路,连绵的雪山一路相伴,巍峨耸立,气势非凡。
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左侧,是连绵不绝的喜马拉雅山脉,目光所及的最高峰是希夏邦马峰,海拔米,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米级高峰。
希夏邦马峰由三个高程相近的姐妹峰组成,在主峰西北米和米处,分别有米米的两个峰尖。藏族人民有许多神话和歌谣称颂其为吉祥的神山。
希夏邦马峰的融水为动物们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这里的动物资源也很有特色,野马、藏野驴、藏羚羊是这里的主角。
随着道路前进方向变换,雪峰也呈现出不同的造型,有时像金字塔,有时像悉尼歌剧院
出了定日县是聂拉木县、吉隆县,在聂拉木县和吉隆县的交界处,有一座美丽的湖泊——佩枯措
它是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多平方千米,海拔米,属半咸水湖。
佩枯措和西藏其他的湖泊比起来名气不大,她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静静地站在路边,如果从珠峰前往冈仁波齐,就一定不会错过它。
从空中俯瞰,佩枯措的形状像一个宝葫芦,又像一颗蓝宝石镶嵌在雪域高原。在湖的北岸,还可以看到希夏邦马峰的倒影,听到雅鲁藏布江的涛声
佩枯措三面环山,地形开阔,希夏邦马峰与佩枯岗日山的雪山融水源源不断的汇入,湖内鱼类资源丰富,湖岸有野马、藏野驴、藏羚羊、仙鹤等多种动物出没,我们幸运地在湖边遇到了一大群藏野驴
野驴很警觉,况且我的两条腿也跑不过它们的四条腿,追个球!因此我们没有太靠前,只是远远的欣赏着这些高原神兽,这么荒芜的高原,也不知它们是吃啥活下来的
雪山、高原、湖泊、野驴,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原始、宁静、祥和。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吉隆县,那里是距离吉隆口岸最近的县城,去往吉隆县要翻越孔唐拉姆山垭口,站在垭口处,登高望远,山峦层层叠叠,远处的喜马拉雅群峰尽收眼底,眼前这段蜿蜒曲折的盘山路是去往吉隆县的必经之路,全是U形发夹弯,落差大,土石路面不是很平整。
下山途中,行到半山腰时,会看到一个废弃的古堡,耸立在前方的一座不太高但极为险要的孤山顶上,古堡紧挨这条进出峡谷的唯一通道,站在上面,前后左右一览无遗,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不知这是哪一朝哪一代哪一位国王的领地,如今只剩断壁残垣。
翻越孔唐拉姆山口,我们到达有珠峰后花园美誉的吉隆县。这是一片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原始自然生态保持完好,这里的雪山、冰川、草原、湖泊宛如世外桃源,使人在超然物外的胜境中飘飘欲仙,物我皆忘。更重要的是这里只有米的海拔,有充满氧气的森林,让我们在高海拔的行程中得到短暂的放松和休整。
在路边,我们看到了一簇簇正在盛开的高原杜鹃,高原杜鹃花从每年的4月中旬开始到6月底,在环喜马拉雅地区不同山地海拔高度依次开放。
准确地说,就是林芝、山南、日喀则、察隅、波密、米林、墨脱、错那、隆子、洛扎,以及日喀则的亚东、聂拉木、吉隆等地是杜鹃花最为集中的分布区。
从4月下旬开始,西藏开启杜鹃花赏花模式,西藏全区整个杜鹃花期达两个半月左右。娇艳的粉红色相映的山野让人迷醉!
高山杜鹃在吉隆沟分布范围很广,路边、坡前、崖顶随处可见。在海拔低一些的地方,杜鹃树繁茂高大、花色紫红。随着海拔的上升,植株渐显矮小,花团形状和大小差异虽然不大,花色却由浓到淡,紫红、粉红、粉色、淡粉、白色,从低向高,梯次分布。
吉隆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气温适宜,降水丰富,耕地充沛,草场辽阔,南面和西南面与尼泊尔王国相邻,有喜马拉雅后花园的美誉,路边歇歇脚,遥望吉隆,已是一幅田园画卷。
夜宿吉隆镇,听说镇上许多餐馆和酒吧里有尼泊尔过来打工的服务员,许多旅人到这里都喜欢晚上去KTV嚎两嗓子,这里海拨低,怎么嚎也不会缺氧了
Day6吉隆吉隆,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据说这一地名是莲花生大师所取,当年,莲花生大师从这里入藏时,在此休息,认为这里具有天赐的灵气,就将此地命名为“吉隆”。当年松赞干布与尼泊尔尺尊公主和亲,接亲的大臣与尼泊尔送亲队伍也是在此地交接。
吉隆沟是日喀则地区5条沟中最靠西的一条,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因此这里成为藏族同胞安居乐业的所在。今天我们要去造访一座深山里的小村落——吉普村
出了吉隆镇不远,就是有名的吉普大峡谷,峡谷是一道笔直的山体裂缝,谷底河水湍急,峡谷仅是通过一座铁索吊桥与外界连通,走在上面木板嗵嗵响,铁索哗啦啦,好在旁边正在建设一座新桥,看样子能通汽车。
过了桥就到了吉普村,这是一个传统的藏族小村落,村子里人不多,静静的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真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
村子里大部分人家都住上了新盖的二层小楼房,但房前屋后的仓库猪圈还多是保存着石头搭建的原貌,在一家藏民的小院石墙,一块石头上还刻着“毛主席”三个字,据说已经有几十年了。
在这么一个狭小的山谷里,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四周雪山环绕,山谷里却温暖如春,你根本想像不到这是雪域高原的西藏,感觉特别像四川的山区
这里到镇上只有不到2公里,却又仿佛与世隔绝,因为路途遥远且名气不大,来这儿的游客也不多,这里就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依旧保持着原始的美丽。我要是个作家,就到这儿租个房子写作,写累了就望望窗外的雪山
在吉普村的深处,路的尽头,有一座依山而建的萨满风格的小寺庙,据说这里曾是莲花生大师的修行洞。
里面空间很小很阴暗,大门敞开,没看到有喇嘛或是工作人员,但里面物品摆放有序,桌面整洁,酥油灯放出温暖的光,显得安宁静谧
回到吉普村里,我们在村里唯一的一家开门纳客的小杂货店坐下休息,这里的人们显然还不太重视旅游经济,也可能是因为距离镇上太近,村里连个饭馆都没有。忽然冒出一个念头,在这儿租个房子开个精品民宿+咖啡馆,就窗外这景色也能成网红啊
小店也没什么吃的,藏族老奶奶给我们端上酥油茶和煮鸡蛋,酥油茶很醇厚,味道香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个碗的花纹都是不一样的,不知道是各个花色只买了一个,还是只剩了一个……
告别吉普村,我们回到镇上吃了午饭,下午我们要去看看吉隆口岸,去吉隆口岸还要单独办一个通行证,好在人也不多,我们都是*治清白、没有案底的安分良民,所以分分钟就办好了
过去中国和尼泊尔之间只有樟木口岸,年吉隆口岸被批准开放,缓解了樟木口岸通关压力和进一步发展了西藏的对外贸易,后来国家还投资近亿元人民币为尼泊尔援建通往吉隆口岸的公路,所以现在吉隆口岸的通关能力大大加强。去往吉隆口岸的路都是在半山腰修的盘山路,下面就是万丈深渊。
一路上,迎面开来许多涂装鲜艳的大货车,这些都是尼泊尔王国的货车,车况不咋的,看着像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每辆车都画的花里胡哨的,每辆车都想显得与众不同
在自然界中,雄鸟为了吸引雌鸟,逐渐进化出一身艳丽的羽毛,来争取更多的交配机会,我猜想这些大货车司机也是想通过车身鲜艳的涂装来达到吸引货主的目的吧,毕竟这是个看脸的社会
吉隆口岸的国门雄伟巍峨,一辆辆货车陆续出关,口岸目前不对游客开放,我们只能在外面看看,据当地人介绍,尼泊尔那边的人民生活还很穷,出了口岸就能看到他们居住的小木屋,有的连窗户都没有,而我们这边几乎都是楼房
返回吉隆镇已是夕阳西下,家家户户已升起炊烟,马儿在河边悠闲的吃草。在这边陲小镇,大家的生活富足安定,衣食无忧,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强大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岁月静好,感谢所有负重前行的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