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朋友对恐龙这种史前生物形象的具体认识,还要从年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说起。当时对霸王龙的复原不仅是科学的,而且有一定的突破。使得人们心中这种陆上霸主的形象从那种尾巴垂地的哥斯拉状态,升级成现在脊椎平行于地面的样子。也使电影暴和科暴的差别,至今都没有天差地别。当然,为了和霸王龙对抗虚构出的迅猛龙确实和其参考的原型差异较大。
到了第三部,制片方需要一种更大更威猛的恐龙来与霸王龙一较长短,之后超常后腿的双足“棘神”的形象应运而生。那种一嘴咬死霸王龙的威猛劲,给当时看片的很多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从霸王龙那里分走了部分粉丝。毕竟那时被后来人誉为“渔夫”的棘龙复原还没出来,“棘神”也比最早的“棘斯拉”看着靠谱点,于是这一形象也半真半假地走进了“科普读物”“恐龙画册”。成为了一些朋友至今印象里的棘龙。
由于骨骼化石长期没找全,其科学复原的故事曲折而漫长。
棘龙属的化石最初是在92年由德国古生物学家恩斯特·斯特莫(ErnstStromer)发现于埃及,并在95年加以叙述、命名。最初的标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摧毁,而进入2世纪后,古生物学家们发现了其他的头颅骨、爪子、胳膊、尾锥、头冠等身体部分的化石,基于此之上的相关研究令其复原形象逐步明晰:一种成年体长-5米,体重4-0吨,长有吊桥状或圆帆状背脊、拥有一系列适应水栖环境特征、步态不同于常规二足兽脚类的淡水水栖兽脚类恐龙,亦是已知最长的兽脚类恐龙。
今年4月底发布了棘龙的最新复原,除前肢外大部分骨骼已根据化石还原,棘龙有了进一步逼近事实的形态和生活面貌。相关的报道、视频、讨论很多,想进一步了解的朋友可以看看。
说回玩具这边,非常有针对性的面向古生物模玩资深粉丝的新品牌“龙谷”,把新棘龙作为了自己的首款产品,大家一起看看~
直接把推荐年龄抬到4+,给玩具起了名字
品牌:GRTOYS龙谷
原型:牧蜥工作室
产品尺寸:长度40cm(顺弯约43cm)*高度3.5cm
额外信息就是这个项目负责产品和推广的重要成员,应该是从PNSO出来的。各路在国内恐龙模玩圈深耕的“老家伙”齐聚一堂,方向很明确。
形象就是参考复原图做的,色彩很鲜艳
牙齿上色一般,咬合没有问题
口腔上色偏红
眼睛沿用了PNSO陪伴威尔逊那种印刷贴纸的工艺,优点是能做小面积的渐变过度,眼珠位置确定,不会溢色。缺点是由于眼珠不是一个平面,贴纸贴完不是很平,还有可能贴歪,下图这个还翘起了。我个人还是比较接受传统的“画龙点睛”
可以用来对照的是PAPO的科棘,因为出来新复原之前,所以对尾巴的呈现非常有前瞻性
图下部是棘龙、霸王龙和人类出现的时间和大小对比
颜色更具生物感,还有一点在水中波光掩映的感觉
牙齿的涂装也不尽如人意
口腔涂装没有问题
面部纹理非常细腻
对比一下
大小差不多
PAPO纹理更细腻
正面感觉类似
对前肢的还原略不同
龙谷尾巴的锯齿感太明显
PAPO的背帆锐度更好
PAPO棘龙水平和垂直方向都有扭动,尤其是背帆,更立体,更有动感
没有专门的水下环境,还是用陆上的地台将就一下
玩具本来就是用来玩,而不是用来比较的,所以喜欢棘龙的朋友不妨考虑都入。科学复原的脚步不断向前,有时候很难马上找到最终答案,会有反复,但对于古生物爱好者,这也是乐趣所在。
胡适先生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莫语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