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K前总编、BBC蓝彼得图书奖入围作者、伦敦动物学会高级研究员重磅作品!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科普作家史蒂夫·帕克(SteveParker),英国伦敦动物学会高级研究员,曾担任DK出版公司总编辑和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科学顾问。他长期专注于科普写作,专业背景深厚,文字生动有趣。他的科普作品屡获殊荣,曾获英国医学协会大众科学传播奖(BMABoardofScienceAwardforthe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作品入围BBC蓝彼得图书奖(BBCBluePeterBookAward)等多个奖项,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贯穿恐龙时代前后的生物大百科!
《恐龙全书:世界恐龙完整指南》介绍了11大类、多种恐龙。除恐龙之外,更囊括了其同时代及前后时代的远古生物,共达38种,数量更多,内容更丰富,呈现出一个更完整的恐龙时代大图景。
3、更直观、立体的视觉体验,关键知识一目了然,高度还原充满想象的恐龙世界!
《恐龙全书:世界恐龙完整指南》为每一类恐龙及其他远古生物都配有大幅的全彩复原图,读者能够对每一种恐龙的形象及其生活场景有着更直观的了解。此外,书中还包括许多珍贵的恐龙化石发现现场图,巨大的恐龙化石,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
本书不仅对各种恐龙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配有简明直观的动物档案,使读者对恐龙的关键信息一目了然。既便于阅读,又能印象深刻。
4、结合新近发现与研究成果,刷新对恐龙的固有认识!
过去,我们认为恐龙完全是在陆上生活的,但是研究发现,棘龙这种恐龙是水栖的,它甚至还会游泳。雷龙虽然大名鼎鼎,可它的命名可是充满了曲折,它的名称曾被迷惑龙所取代,最新的研究则表明雷龙的名字是有效的……关于恐龙的更新的发现与研究,尽在《恐龙全书:世界恐龙完整指南》。
5、中科院古生物研究专家精心翻译审校,带来更新、更权威的恐龙知识!
本书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专家精心翻译、审校,不仅对书中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都进行了详细地核实,确保翻译的准确性,还根据恐龙新近发现成果对内容予以及时更新。
人们喜爱恐龙,即便已经灭绝,它依然充满存在感。从科学和艺术到衣食住行,我们的身边总能发现恐龙的身影。这其中最著名的就要算是《侏罗纪公园》系列电影了,被搬上大荧幕的恐龙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不少人也因此爱上了恐龙。值得一提的是,斯皮尔伯格导演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恐龙迷。
我们在银幕上的看到的恐龙形象虽然也是基于化石复原的,但是有更多的艺术加工成分,这也使其与真实的恐龙形象有一定的变形。那么真实的化石遗迹所展现出的恐龙形象就像是如何的,在恐龙的化石中又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新的化石发现将怎样刷新我们对恐龙的认知?今天,让我们在由DK前总编辑、BBC蓝彼得图书奖入围作者史蒂夫·帕克,与中国科学院古生物专家联手创作《恐龙全书:世界恐龙完整指南》中一探究竟。
这本书包含了11大类、多种恐龙,所涉及的恐龙种类在现有恐龙题材的图书中名列前茅,恐龙的种类更全。书中收录的恐龙来自世界各地,艾伯塔龙来自加拿大、犹他盗龙来自美国、永川龙来自中国,阿根廷龙来自阿根廷,南十字龙来自巴西,特暴龙来自蒙古……正文详尽的叙述加上档案的配合,加深了读者对于恐龙分布地、年代、化石发现地的印象,帮助读者建立起精确的恐龙时代横纵轴。
恐龙档案为读者呈现出了许多关键的知识和信息,包括它在全球的分布、名字的含义、年代、主要分类位置、体长、体重,食性、化石产地等,更加全面和直观。
通过对恐龙名字含义的解释,也让读者了解了恐龙命名的方式,今后我们在遇到其他恐龙的时候,通过它的名字就能够对这种恐龙的产地或特性有一个初步的判断。比如慈母龙,它的名字就来源于它的特性,种恐龙不仅为自己的蛋筑巢,还可能有守巢或孵蛋的行为,也可能会保护和喂养刚孵化的幼崽,就像一个慈祥的母亲,因此它也得名慈母龙。还有一些其他的恐龙,比如阿根廷龙,其名字则是来源于其化石发源地。
通过这本书也能够纠正流行文化中带给我们的错误的观念。比如,在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棘龙大战霸王龙的名场面,实际上并不会发生。因为,霸王龙生活在北美,而棘龙生活在埃及,而且棘龙出现的也比霸王龙要早。
这本书中,还有不少的知识,改变了我们对于恐龙的刻板印象。比如,我们所熟悉的翼龙,虽然把他叫作龙,但实际上它们并不属于恐龙。过去我们认为恐龙是光秃秃的,但实际上它们有羽毛的,过去我们认为它们是冷血的,但实际上它们是温血的……
对恐龙的研究和复原,总是以化石为依据,这些恐龙曾经存在的证据,是人们复原真实的恐龙模样的最科学的依据。
经过复原的包头龙形象,它的全身都被很好地防护起来,甚至眼睑处都有骨质加厚,它的尾锤被举了起来以减少磨损,提高移动速度。
看着它们的化石,也令我们在今天依旧能够感受到它们曾经的威风。
3趾恐龙的足迹真实地印在土地上,证明着它们曾经存在于这片土地,这个脚印比餐盘还要大,相比起来,人类在恐龙面前是多么的小。
随着更多、更新的化石被挖掘出来,恐龙的形象也愈加完整,一些出现的新的证据,也会推翻我们过去对恐龙的认识。
比如窃蛋龙,化石最初和恐龙蛋一起发现,认为它是在偷蛋,因此给取了窃蛋龙这么一个名字,但随着更多的化石出土,表明窃蛋龙不是在偷蛋,而是在保护蛋。恐龙通常虽然强大,但并一定是单打独斗。在一处化石遗迹中,十多个异特龙个体埋藏在了一起,这也表明它们是群居或是集体狩猎的。恐龙不仅是陆地上的霸主,有的恐龙还会游泳、捕鱼。
经过复原的重爪龙在水中捕鱼的场景
将各种各样的恐龙比较一番,看看它们谁最厉害,也是恐龙爱好者的十分感兴趣的一件事。在恐龙全书中,就为我们揭开了恐龙家族中的各种记录。最高的恐龙是波塞冬龙,它有6层楼高的;最小的恐龙是跳龙,站立时只有5厘米高;跑的最快的恐龙是似鸸鹋龙,时速可达60千米;腔骨龙是恐龙中的“宇航员”,这种恐龙的一块头骨曾被“奋进号”航天飞机带到了太空……
恐龙称霸了一个时代,但是恐龙的出现不是突兀的,在它们出现之前的生命是如何的?恐龙同时代的其他生物又是怎样的,在恐龙灭绝之后,又是何种动物生登上舞台,为何恐龙灭绝了而它们却存在了下来,这又反映了生命演化中的何种问题?在《恐龙全书:世界恐龙完整指南》中,作者站在了更为宏观的角度,对远古生命的演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也将更多的远古生物带进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提到这些远古生物,它们的体型是最直观的也是令我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作者提供了远古生物于现代人类的身高比较图,读者能够直观地想象和感受这些远古生物究竟是何种庞然大物。
原始生命的演化图也能够让读者更宏观和清晰地了解远古时代的生命演化以及自然是如何选择和造就了今天的生命。我们今天的生命又与远古生命有着何种关联和不同。或许我们也能够想象一下未来的生命将走向何方。
全书由中科院古生物学专家精心翻译、审校,不仅对书中的专业知识和专有名词进行了精确的核对,还就最新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予以及时补充和更新,保证读者读到最准确、最权威的恐龙知识,是一部图文并茂,准确、全面、权威的恐龙大百科。
经典课程: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西方*治史上最重要的5本书,都在这里了许子东用一年时间陪你读完本小说,他是认真的徐贲:但丁、莎士比亚......这些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为何有必要精读?文明的崩溃,为什么总是那么猝不及防?葛兆光:用故事讲透全球史,解答你对世界的好奇刘心武揭秘《金瓶梅》——生死爱欲与世间万象
5倍人生——戴锦华的电影课
《统一与分裂》之后,葛剑雄又提供了哪种看懂中国史的方法?轴心时代的中国先哲的思想奠基——《谁塑造了我们》第一季
唐宋变革之后,思想家们如何调适近世?——《谁塑造了我们?》第二季马勇:中华文明通史从弗洛伊德到斯蒂文·海耶斯:真正的心理学是什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