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明在美院工作会上发表讲话
年,31岁的高培明,从上海中央华东局*校毕业,被分派到杭州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任*委副书记,主要分管*务、统战等工作。直至离休,他共在此工作二十多年,历任*委副书记、副院长、*委书记、院长等职,与老画家、老教授们情谊深厚。左四为吴茀之先生
忆起与潘天寿的关系,高培明之子说:潘天寿的的书法与画作《翠鸟》、《雨后江山铁铸成》均是潘先生本人赠送父亲。年,传世之作《雨后千山铁铸成》完成,父亲认为这是潘先生指墨画创作中的代表之作,画面立意好,布局奇,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境界。当时画纸使用了温州皮纸(该纸是当年浙江省专门组织省内厂家研制开发成功,并由潘先生亲自鉴定),此画后被中国美术馆珍藏。当得知父亲对此画尤其喜爱后,潘先生不久即为父亲专门绘制了同样的一幅,题名为《雨后江山铁铸成》,一字之差,以示区别。这幅画曾被抄走,后被父亲倾心找回,珍爱有加,从不示人。年嘉德秋拍的重要专场《雨后江山铁铸成》,便缘起两位先生十五载的情谊。在这个重要专场中,高培明先生旧藏14件珍贵书画,集纳了5件潘天寿佳作,及陆俨少、*宾虹、关山月等名家之作,最终总成交额万元。吴茀之(-)孙悟空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49cm
题识: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敬写毛主席和郭老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诗意。十五周年国庆前夕,吴茀之。
钤印:茀之、吴谿子、看吴山楼
鉴藏印:培明
吴茀之与高培明,朝夕相处十五载,从同事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这副金猴降妖。令在场所有有正义感和艺术使命感的的人们佩服的八体投地,林风眠说的"为艺术战",蔡元培的"美育代德育"就是这回事.先生们可以想象潘先生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的样子,甚至可以想象下昌硕先生同样的题材同样的内容的样子.茀老此作销*入股.难怪让不自信的江青,林彪集团震慑到了.年,高培明(右)在美院陪同朱德(左)观看画展高培明先生与嘉德因缘殊胜,本季春拍特别呈现“知己有恩——高培明藏画”专场,包括吴茀之《春江游鸭》、《孙悟空》,傅抱石《游山图》、潘天寿《墨荷》、黎雄才《登高图》、关良《武松打虎》、关良《红灯记》、等多件作品,共同见证高老与诸位艺术家之间高洁的情谊。
吴茀之(-)春江游鸭立轴设色纸本年作×60.5cm题识:(一)春花开满畴,春鸭争上游。预祝今年更比去年大丰收。一九五九年二月,吴谿并题。钤印:茀之、吴谿无恙、浦江人(二)培明同志鉴可。茀之补款。钤印:茀之画记鉴藏印:培明Lot
邓白(-)梅花双鸟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47.5cm
题识:
春入西湖到处花,打头先探驿程赊。丹崖翠壁千万丈,老木荒村八九家。常抱刚贞陪夜月,肯将颜色弄韶华。暮归尚有清狂态,庭下行吟斗柄斜。岁律峥嵘气欲新,倚窗当户自横陈。三花五蕊无多子,万紫千红总后尘。荀令香炉注沉水,何郎玉雪照青春。却惭下手非摩诘,标格天然写不真。春风淡淡影幽幽,玉笛横吹月满楼。行客见来无去意,骚人吟罢起乡愁。小桥流水斜阳外,乔木荒城古渡头。误逐尘埃三十载,至今飞梦绕罗浮。应将清净结心期,静待梅花读楚词。不与蕙兰争素艳,直教霜雪定坚姿。澄鲜只共邻僧惜,风韵宁教俗子知。向晚十分看更好,一轮寒*坠南枝。入骨怜梁玉雪清,隔溪一见眼双明。能消造化几多力,勾引东风无限情。素韵只因天上谪,繁枝终自月中生。谁人得似王摩诘,冷淡幽奇写不成。玉树萧然物外身,丹青难写是精神。苍松翠竹为三友,明月清风作四邻。冷淡自能吹俗客,扳翻剩欲寄情亲。只愁落后春无味,桃李如何作后尘。眼看芳信日骎骎,独向梅边着意深。冷落便须凭酒暖,荒寒正合为诗寻。孤根雅操频年节,朗月清风万古心。心赏未妨随处好,不论城市与山林。水满清江花满山,玉能轻软雪能干。羞同桃李媚春色,长共松杉斗岁寒。生意每从闲处见,孤风不入俗人看。未如何逊无佳句,寂寂东窗午梦残。集古梅花七律八首。培明同志指正,一九八九年冬,白叟画于杭州。
钤印:邓、白叟、八十以后、受采室
Lot
陆抑非(-)鸟语花香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89×48cm
题识:培明同志属正,一九六一年春日,陆抑非。
钤印:陆翀之印、先师古人后师造化
Lot
陆维钊(-)篆书毛主席词句
立轴水墨纸本
93×40cm
释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题识:培明同志鉴*。陆维钊书于龙华寓楼。
钤印:陆维钊、微昭、晚年爱寓杭州、庄微室
Lot
关良(-)武松打虎
立轴设色纸本
字:18×24.5cm
画:34×24.5cm
题识:良公。
钤印:关良
邓白(-)题诗塘:傅青主论书云: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以之论良公之画,正深得其神髓。此帧打虎图,虽不盈尺,而天趣自足,不落蹊径,殊可宝也。戊辰(年)秋八月,白叟题于杭州。
钤印:邓白
Lot
关良(-)红灯记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50×34.5cm
题识:培明同志正之。红灯记。一九六五年,关良。
钤印:良公、京剧革命现代戏
Lot
傅抱石(-)游山图
立轴设色纸本
年作
91×31cm
题识:培明同志惠存,即乞正之。一九六三年三月,傅抱石并记。
钤印:抱石私印、癸卯
说明:
年10月,傅抱石应浙江省人民*府之邀,携妻女到杭州进行为期半年的疗养和创作,彼时郭沫若、于立群等亦在杭州,时有往还。又与潘天寿、何香凝等也常常相聚,共同探讨画艺,时有合作。
此幅作于年3月的山水佳构延续了傅抱石金刚坡时期的风貌。全幅画面雄伟,山川巍峨耸立,给人以磅礴浑莽、气象恢宏之感。此幅应是依据唐朝诗人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创作而成的诗意画作品,作一高士执杖踏节登山的情形。此图作山峰突兀挺拔而起,通天彻地的巨峰撑住全幅画面,以高远法布局塑造出了沉稳雄浑、蓊郁苍莽的画面主体基调。山腰、山谷中则云气飘浮,岚烟弥漫,给人以灵气氤氲之感,深为山峦雄伟幽深情貌所吸引。画面右下,一古装高士正沿山脊而行,高士仅露半身,周围林木掩映,于幽静的山道中或住或行,增添了高旷幽寂的画面空间氛围,非常微妙地点出了游山诗意,为全幅的画眼所在。
傅抱石下笔落墨重按疾皴给画面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力,山体以破笔散锋的“抱石皴”快速写成,以笔尖、笔肚、笔根去勾勒皴染,呈现出险峻、峭拔的特征;用墨酣畅淋漓,湿气氤氲,不同的块面组合与墨色水气交融,传达出山水苍茫厚重的特质。数十年磨练的笔墨在经历了万水千山的写生洗礼后得以更淋漓尽致的发挥。人物谨严精细,与山势气韵结连贯穿,彰显出古意盎然之精神;是幅山水精品是画家在杭州乘兴而作,气势博大、苍莽宏深,用笔老辣奔放,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Lot
潘天寿(-)墨荷
立轴水墨纸本
93×34cm
题识:雷婆头峰寿者。
钤印:潘天寿印、天
鉴藏印:培明
说明:
对潘天寿,《中国花鸟发展史》上有这样的评价:中国画,自唐人物山水花鸟画分科后,经五代之徐*二体之变,到宋徽宗,工笔花鸟达到第一个高峰,明代陈淳、徐谓写意花鸟兴起,经历了三百年,达到第二个高峰,出现了八大山人。后派系林立,斗艳争妍,又经历了三百年,出现了第三个高峰——潘天寿。其中虽有吴昌硕、齐白石、*宾虹等大家,但都是走青藤、白阳的老路,而潘天寿奇才,风格颖突,无人可匹敌,领一代风骚。
荷花是潘天寿极为擅长的绘画题材。他的荷花选择了有异于传统的荷花绘画图式,既保留了文人画的精神,又有独特的画面结构,所作清运高古,匠心独具,具有捏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图式。
潘天寿曾在其山水画上自题:书家每以险绝为奇,画家亦以险绝为奇。此意唯颜鲁公、石涛和尚得之。近人眼目多为赵吴兴、王虞山所障矣。“以险绝为奇”是潘天寿先生绘画最为突出的特点,《墨荷》布局险绝,一片泼墨荷叶从右上角斜插入画面,以淡墨为主,色彩单纯而不单调,气势雄强。题字藏于荷叶下方,不破坏画面的险绝之势。
潘天寿作画以大写意手法为主。看上去有时粗枝大叶,寥寥数笔。但其每作一画,必独处静室,苦心孤诣,从构思到下笔,无不高度缜密的提炼、概括。是幅即为实例也。“谁有创造,谁就能在历史上占一席之地,谁没有创造,谁就会被历史淘汰”,这是四十年代潘先生对学生说过的话。尽管传统的国画理论以“平淡天真”为最高准则和追求目标,但,评判的标准必将随时代的更迭而转换,潘天寿先生的绘画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Lot
黎雄才(-)登高图
立轴水墨纸本
年作
82.5×38cm
题识:培明同志属正。一九七八年八月画于广州,雄才。
钤印:黎、雄才之印
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
预展
5月14日-5月17日
嘉德艺术中心、金茂万丽酒店
拍卖5月18日-22日嘉德艺术中心中国北京王府井大街1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