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区语文主题学习项目扎实开展,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年11月10日,曲江区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课例展示活动在曲江区实验小学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曲江区教师发展中心邹永春副主任、黎惠英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工作室主持人黎老师、杨新花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新花老师、曲江区实验小学张绍铭校长,以及来自全区各个学校的老师。
课例展示,引领示范
此次活动展示的三个课例分别来自三年级和六年级习作单元的精读引领课。第一节展示课是曲江区实验小学赖艳芬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搭船的鸟》+《鸬鹚》。
赖老师紧紧抓住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设计了“巩固旧知,明确任务”“留心观察,发现美”“细致观察,学方法”三大活动,紧扣描写翠鸟的“外形美”、翠鸟捕鱼时的“动作美”,提炼细致观察的写作方法:一是可以抓住事物鲜明的外形特点进行从整体到局部的细致观察;二是可以抓住事物的动作进行细致观察;还及时链接丛书《鸬鹚》,让学生找出描写鸬鹚和渔人动作的词语,巩固学习方法。
此外,赖老师还在课堂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加深学生对翠鸟动作观察;播放“小猫荡秋千并用尾巴击鼓”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运用所学方法对视频中小猫的动作进行观察,并把观察所得在课后写下来。
第二节课是城南小学林玉娇老师带来的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金色的草地》+《梧桐树》。
林老师主要从三个板块“抓变化,学习留心观察”“拓展读,习得观察方法”“练观察,尝试描写变化”进行教学,单从板块上来看,就知道这节课主要抓住事物的“变化”来落实“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这一语文要素。课堂上,林老师循循善诱,层层递进,通过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来引导学生找出草地的“变化”,接着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变化的原因,体会草地的美,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然后精准对接,拓展丛书《梧桐树》,感受梧桐树叶子的变化,学习感受变化的方法,最后播放《向日葵》的视频,让学生仔细观察,进行“描写变化”的小练笔。
以上两节课同属一个单元,虽然语文要素一样,但两位老师都精准定位了课时目标,让老师们充分理解即使是同一要素下的课文,它承担的落实语文要素的任务和角色都是不一样的,习作单元教学务必要做到整体建构,从课文中习得方法,为后续写作搭建支架。
第三节课是曲江区余靖小学曾志红老师带来的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精读引领课《盼》+《一双穿在心上的雨鞋》。
六上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曾老师抓住一个中心意思“盼”,让学生在精读中习得“盼”的方法:通过心理描写来表达“盼”,通过语言描写来流露“盼”,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盼”。在多种学生的活动中,感受作者如何表达“盼”这一中心意思的,并让学生将习得的方法迁移运用《一双穿在心上的雨鞋》,思考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找出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巩固学法。
精彩点评,思维碰撞
曲江区三个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各派出一名老师对三节课进行综合点评,评课老师充分表达了她们对这三节课的赞赏,并纷纷表示习作单元的课文就是要这样教:聚焦语文要素,精准定位,删繁就减,做到一课一得,着力实现读写迁移,凸显习作单元精读引领课和普通单元阅读课的不同。
微型讲座,精准引路
在评课过后就是黎惠英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黎老师给大家带来的讲座《用好统编教材,落实语文要素》。
黎老师从语文要素的教学价值入手,谈到目前语文课堂存在的“穿新鞋,走老路”“有活动,无教学”“有落实,不到位”的三个问题,深入浅出地告诉大家落实语文要素要注意的四个方面:一是语文要素不是操作方法,需要分层建构;二是语文要素不是抽象概念,需要语境支撑;三是语文要素不是零散碎片,需要统整把握;四是语文要素不是平原大地,需要纵深发展,并给出落实语文要素常用的四个方法:1.解读文本,找落实语文要素的范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