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果小学中高年级(三四五年级)在这学期做了教学模式的迭代:上午以学科课程为主,让知识更系统。下午由导师们发起多个项目,每个同学自主选择加入项目组。更加注重素养和思维路径的培养,同时为知识找到应用场景。
?
现在已经开启的项目小组包括:猫果出版社,无偏见看老鼠,鸡蛋守护着联盟,数学游戏设计师,废弃物品的艺术变身,走进网球世界......。
?
今天先带来伟伟老师的“乐高星球”项目。
?
?
?
创造是人类的天性,想象力是孩子的天赋。与其说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不如说,创造(力)是孩子自己的成长需求。
?
创造什么呢?什么最大咱们就造什么——于是我就开启了“乐高星球”这个PBL主题——用乐高为表现方式,创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星球。(持续两周,共10天,每天80分钟。目前已经进行了两期。)
先带大家参观一下星球
??
?课程目标?
1.把无目的随机的想象力打包升级,变为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的创造力。(发散思维的方法,草图记录和讨论创意,对自己的创造力产生自信。)60%
2.从图像/视频中提取特征和关键信息,并且作为创意的来源。0%
.了解生命科学相关的知识(动植物及分类,栖息地,食物链等)。10%
?过程是这样的?
Step1:乐高热身,打破思维局限
第一天,放下逻辑和理性,不设立评价目标,直接动手玩LEGO,让大家轻松的进入项目。
???
尝试了几种创意方法:
1.限制时间和乐高数:每人只能用5块乐高在2分钟里,完成一个生物。目的:不求完整,只求特征,快速大胆实现想法,没机会犹豫。
2.传递拼:每个人先拼1分钟,下个一分钟依次传递给下一个人,这样每个作品都是经过所有人的创作的。目的:理解感受每个人不同的创意,在别人的创意上去延伸想法。
.生物拼接:把海星和豚鼠两种动物做组合,会有什么新生物?目的:有目的性的利用想象力。
?
Step2:头脑风暴,画出创意
创意不是凭空而来了,是可以通过思维路径来获取灵感线索的。第二天我们通过画草图的方式来练习头脑风暴。
拿一个比较有特点的动物:孔雀跳蛛,来总结它有哪些特征。然后把这些特征中的一种和蜗牛相结合,看看会产生哪些神奇的蜗牛。???
总结其他设计师设计神奇动物的手法,并利用其手法把路宝(小学里的狗狗)做变异。?
?
通过各种方式创意各种神奇的鸟
Step:走进自然获取灵感
在大理不利用好这里的自然资源就可惜啦,近距离观察/感受动植物,对孩子们来说是兴奋的,也让他们与大自然建立起情感连接。
?
洱海月公园观鸟(感谢榴莲树老师全程指导)
?
大理猛禽保护中心参观(感谢LWY妈妈)
?????
参观大理大学的生物博物馆,寻找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想象如果自己变成蘑菇,会是哪种蘑菇
?
同时会发给每个人一个随身小本,让他们随时记录(画出)灵感。
Step4.来创造一只神奇动物吧
前面三步都是铺垫,重要的一步终于来了——创造这个星球上的第一个动物(生物)。
这个时候孩子们会有一些基本的设想,用乐高或草图表现出来时,相对粗糙。我会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帮他们完善和丰富这个生物:
1.提相关的问题(写在便利贴上给他们)
2.找一些对应的资料给他们做参考
.和他们一起讲述这个动物的故事
4.画草图探讨细节,归纳动物特征,梳理思路
?
一个壳是镂空的巨龟
?
身上有袋子的鸟,她手里拿着用于梳理思路的草图
?
非常细致的创意草图:一个巧克力奶茶的糖果世界里的生物。
?
关于奇特的树的探讨
Step5.为神奇动物创造身边的一切
观看一小段纪录片,从里面提取出几种不同动物之间盟友,食物,天敌的关系。再加上它们的栖息地。就构成了最终孩子们要完成的最终作品。
???
Step6.生物登记注册+星球展示
最后需要为每个生物建立资料卡片,登记入册。并对自己的这块大陆进行1-2分钟的讲解。
?
?袋子鸟的资料卡。这个过程会进一步促进总结这个生物的特征,梳理生态圈。
?
有点恐怖,为伪装成一棵树的袋子鸟
?
几块不同主题的大陆
?
糖果大陆的主要生物?
???
结构非常细致完整,但是没有登记入册的一只巨鸟?
???
用尾巴卷食海草的长尾鱼
?
魔*水晶蝶:是植物,火,水晶和动物的结合体
?
???????
浮空岛
?
Step7.评估反馈
?项目最后,在猫果自己的小程序里,对每个项目成员进行了项目评估。
?
???
?
?背后思考1:从想象力到创造力?
孩子们天生的想象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被外界环境逐渐侵蚀,释放想象力的空间也越来越少。想象力一直在天真幼稚的状态下原地打转,孩子们也会慢慢放弃这份天赋。
所以让孩子们把无目的的想象力进行打包升级,变为有目标有方法有步骤的创造力是这个项目最重要的目标。
?
????
创造力的分解和进阶
我们把创造力进行分解:A.想象力是地基;B.发散思维是柱子,是小学阶段的需要发展的重点。
发散思维培养包括:
1.心理上对自己创意的自信和确认;
2.对应的思维方式和工具(比喻以便利贴为工具的头脑风暴)。
?
这个项目里还强调了手绘草图,它是非常重要的记录表达创意的工具,对孩子来说,是他们本身喜欢和熟悉的方式,门槛很低,不受材料局限。(因为只是过程记录和思想表达,所以对绘画精美效果的要求是很低的。)也就是图中的C.记录/表达/沟通创意。
?背后思考2:知识-素养-动机的关系?
初看这个题目,能包含的东西太多啦:
生命科学(动物,植物,光合作用,食物链,生态,栖息地),地质科学(地貌类型,水循环),宇宙科学,乐高搭建技术,美术技能(色彩,结构,线条,细节)
创造力,思辨(特征,分类,关联,因果,推理,系统)
?
可当回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身的成长需求和内驱力为中心时,这些并不是核心,而是外围的支撑。孩子们以自己的好奇心为起点,去探究和创造,遇到困难困惑,表达出需求时,老师便迅速出现抛出这些脚手架。(所以这个课程里对科学知识的输入相对保守,仅仅做了一些尝试。)
?
?
???????
动机-素养-知识的关系
?背后思考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
不同年龄的孩子,有明显的需求上的不同。我大概做了如下归纳:
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