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听过这样一句话,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见过的人,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养分,决定你的层次与格局。
我们常督促孩子“好好读书,多读好书”,无非也是为了这样一个目的。
尤其是在这样竞争激烈的社会,成绩并不能决定一个人将来的成就,格局与眼界,才能让孩子赢得未来。
妙妈和不少家长一样,都希望孩子能看见更远的世界,积累很深厚的文化素养,尤其是咱们传统的国学文化,更是应该从小就给孩子打好基础。
前不久,妙妈发现看到故宫出版社官微发了《故宫里的博物学》出版的消息,便赶忙与出版社联系,在拿到样书之后,优质的内容更是让我赞叹不已。
这套书用孩子喜欢的语言风格,融入多学科知识,把古人丰富的想象力配以现代科学的考证,有趣、有理、有据。
它根植于故宫这座中华文化大宝藏,涵盖动植物、人文百科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博物学通识读本!
全书共分3册:分别是《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兽谱》、《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鸟谱》和《故宫里的博物学:给孩子的清宫海错图》。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说:
“这是一套写给孩子的博物学读物,希望这套书能起到‘桥梁’的作用,能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它走入故宫,爱上故宫,爱上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
有些爸妈或许会疑问,什么是博物学?
其实,在科学诞生之前,东西方都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博物学阶段’,最典型的博物学家就是达尔文。
在博物学里,生物与地理、动物与植物,这些学科是不分家的;恰恰因为不分家,各学科间融会贯通,更容易激荡认知,爆发创新。
而对今天的孩子来说,博物学所能提供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将会是决定孩子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这套书究竟哪里与众不同?它是乾隆“主编”,很少对外公开的珍品
《故宫里的博物学》这套书,最无可取代的特点是——
它是一套根植于故宫这座中华文化大宝藏的博物学通识读本。
最开始,是康熙皇帝发起这套书的制作。一直进行到乾隆年间,在乾隆皇帝的大力主持下,这套书的蓝本终于得以问世。
也因为这个缘故,这本书才能汇集到非常精致的画工、有趣的解读和系统的梳理。
有人说,打开这本书,就好像穿越古代去了一趟清朝的动物园。
除去现实中存在的动物,这套书还可以帮你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
书中收录的神兽都可在故宫里找到原型。
慈宁宫门前鎏金麒麟、庑殿顶上的獬豸、海马和狻猊,都可以直接带着这本书去故宫寻找实物。
大人孩子都可以读,虽然碍于时间精力,不能带孩子亲自去故宫,但是有了这套书,咱们也能带孩子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故宫珍藏,每一幅画都是艺术品
为了这套书,乾隆皇帝启用了当时宫里重量级的两位宫廷画师——
余省和张为邦,为这套书带来几百幅工笔重彩画。
这套皇家动物百科图鉴中我们精选了幅,不仅是传统绘画技艺的集大成者。还吸取了来自西洋绘画的光影技巧。
这也造就了这本书和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博物学图书最大的不同——
它具有浓厚的艺术气息,并且极富有收藏价值。
大开本画册装帧设计,每一页都可以度平摊。
可以折叠也可以摊开的巨幅工笔彩色插画,每一幅画都像是从中国古典屏风上走下来的。
每一只鸟的羽毛,每一条鱼的鳞片都栩栩如生,闪烁着真实生命的光泽。
翻开这套百科图鉴,不仅能了解关于动物的知识,还能带给我们美与艺术的享受。
让你可以把平时只能隔着博物馆展览欣赏到的珍贵名画,捧在手中细细欣赏。
现代博物学式的讲解,读起来非常有趣
《鸟谱》《兽谱》,关于动物的全部文字解说,还是由著名的乾隆“八大臣”联手完成。
这“八大臣”里领衔的,就是今天家喻户晓的富察·傅恒大人。
我们在原版解读的基础上,赋予解说词不同的文字气质。
不刻板,不乏味,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
比如这本书这样讲鹧鸪:
它们飞的次数与月份相同,如果是正月,鹧鸪只飞一次,如果是十二月,鹧鸪就飞十二次。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住在山里的人,就根据鹧鸪飞的次数计月。
外人若是问他们:“几月了?”他们会告诉你:
“鹧鸪几飞矣。”
语言明白晓畅,孩子们能读懂,才能更爱读。
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有趣小科普:
权威历史专家审订
知识过硬零误导
年,故宫出版社曾以原貌出版过清宫《兽谱》《鸟谱》和《海错图》,但书中的解说采用的是文言文,《兽谱》还配有满文,普通读者想看懂,难度不小,更不要说想送给孩子。
《清宫兽谱》图
这次,为了保证你看得懂,故宫出版社和中信出版社强强联合,邀请权威历史专家,以三册书的内容为基础,进行全新解读。
整个编辑小组参考了近百种历史典籍,包括我们熟悉的《山海经》、《诗经》等,也包括比较少普及的《水经注》、《说文解字》、《吕氏春秋》……
所有文字资料由故宫文史专家和现代动物学专家交叉审读考证,书稿以“作者——编辑——专家——编辑——作者”如此循环往复,反复修改不下30遍。
在这过程中甚至找出了原版清宫《鸟谱》《兽谱》和《海错图》里的错漏并加以补充说明。
所有考证审核都力求科学严谨,不管是拿来送给孩子还是自己收藏,都是你值得信赖的版本。
动物头像+故事+资料卡+拉页
保证孩子看得有趣看得懂
原版清宫三册书体量庞大,涉及动物几百种,很难完整读下来。
出版团队对全书内容做了系统梳理。
参考清宫原书体系,每本书甄选40种,共种动物(既有神话传说中的神奇生物,也有现实世界的动物)。
以现代博物学的体例样式对内容重新编排,清晰易读懂。
为了你方便查询和识别每种动物,还会有一张「信息卡」。
信息卡记录了动物在古画中的原名、现代科学名词、拉丁名、动物头像以及其生活习性、栖息环境和技能(如果这个动物为传说的神兽动物)等信息。
简明的信息卡就像一位思路清晰的导游,带你领略这些神奇的动物。
这套《故宫里的博物学》,除了主体部分向孩子讲述有趣有料的动物传奇,也充分照顾到孩子学习“硬知识”的需要。
全书内容紧扣中小学语文、历史、科学、地理、生物等主干学科,在妙趣横生的故事里,掌握必修的知识。
是孩子课外读物的最佳选择。
精装大开本,细节考究,凸显匠心
权威团队坐阵,这套书的博物性和科普性自不必说。而精装大开本设计则能第一时间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每本书平铺开就是一张大画册。
耐磨耐翻,小朋友翻多少次都不会松散。
??内页采用优质铜版纸,对原画的还原具有超高精细度。
??对于画幅过大的图片还贴心的采用了拉页设计,保留原画,保证你能欣赏到每一处细节。
拉页上还会自然而然带出关于动物的古诗词。还能帮助小朋友补充古诗词知识,一举两得。
随书附赠精美注音表
让孩子实现零障碍阅读
清宫图中的动物名称往往都来自古书典籍,所以难免会有很难读的生僻字,读起来也有难度。
为此,编辑团队为每本书都设计了一张卡片。
这张卡片即可以做为书签,标记你的阅读进度。背面还有注音表,对照原文,做到即看即查,避免临时查阅字典打断思路。
当你足够熟悉这个字时,就可以完全脱离注音卡,零障碍读完全书。
打开《故宫里的博物学》带你和孩子跨越知识和想象的边界现在就开始吧!RECOMMEND推荐阅读点击?凌晨2点,5岁男孩在幼儿园惨遭杀害,父母翻看监控录像崩溃自责:这样为人父母,注定失败!点击?当孩子说“妈妈,我没考好”,你的回答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点击?26岁女教师坠亡:如果你有女儿,请一定要告诉她这3件事点击?“我想在姐姐头上钻洞变成她女儿!”富有想象力的孩子,到底活得多精彩?点击?期中考试结束后,这个关键细节却被很多家长忽略了……??????点击“阅读原文”,穿越到清朝动物园看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