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玉白菜
翡翠也称翡翠玉、辉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
翡翠大量开采的时间不长,约有多年的历史。不完全记载,翡翠传入中国至少早在汉朝,小批量是在明朝,明、清两代,翡翠工艺品在中国流行。从云南永昌、腾冲至缅甸克钦邦的密支那一线是进行宝石贸易的上路,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也因在翡翠贸易和加工方面的重要地位,有翡翠城之说。
翠镂雕荷花坠
早期普通翡翠并不名贵,尤其沒有绿色的翡翠身价并不高,不为中国人所重视,清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软玉系列,普通翡翠价格较低。
翠缠枝莲纹盖碗
今时,翡翠已经成为玉中之王,尤其绿色翡翠价格高启,玉王风采已经不是其它玉种可比,人们以拥有上品种色俱佳的翡翠为收藏保值之首选。
翡翠名称的由来
翡翠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又名赤羽鸟),雌性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又名绿羽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在中国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旖旎光首饰,葳蕤烂锦衾。”意思是:名叫翡翠的这种鸟在南海之滨筑巢,雌雄双双对对栖息于丛林之中,美丽的飞行可以制成光彩夺目的道饰,用其装饰的被褥也是绚丽多彩。
翡翠之名由来已久,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欧阳修)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颍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由此可见以“翡翠”指绿色玉石由来已久,且至迟在北宋时,已被视为珍宝。或许古之“翡翠”与今之“翡翠”系同名异质,故纪晓岚称在其幼时,时人“不以玉视之”。(注:欧阳修《归田录》载于《欧阳文忠公全集》,为第16、17卷)
责任编辑:龙堤
壹号收藏官方合作-60-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