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优课促思悟
教研联动聚共识
“《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获奖教师优质课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线上培训会于年11月5日—7日,13日—14日举办,共展播了42节统编小学语文优质课例,开设4场高端学术讲座。有专家的理论引领,有名师的课堂展示,有现场实时线上交流,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探索统编教材的教学提供了精彩示范和专业引领。
在“双减”*策实施下,为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聚力“立学"课堂建设,通州小学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以组内研修和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齐聚云端,进行了观摩学习。
精彩的课堂总能激起思维的火花,在观摩学习的过程中,大家认真记,用心思。
真正的学习源于深度的思考。此次网络培训给每位老师内心的震撼、情感的共鸣和方法的指导都体现在一篇篇学习心得中。
一年级语文组严煌雅老师:
鲍老师的《葡萄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生字教学是重点,而鲍老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有同桌合作学习生字,有学生带读、齐读生字,有讲记字方法、多音字的记忆,有组词说句子等等。朗读课文的教学也形式多样:有自由读、默读,有小组读、个人读,有齐读、带读等形式。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意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读不是表层上的读,是让学生在体会和理解的基础上朗读。朗读时注重的方法的指导,学生读得抑扬顿挫,很到位。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传授知识与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重要途径,是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吴老师的教学好地把握了这点。例如:自由读课文时出示:带着问题读读课文,把课文的重点让学生思考。紧扣教学目标,把握了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运用媒体方式和恰到好处的板书,把静止的文字还原为生动可感的画面,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课件把葡萄沟水果的多和葡萄颜色多、一个个凉棚的美通过画面展示出来了。
一年级语文组杨苏岚老师:
教学中,教师创设情境让作者与翠鸟偶然地相遇,作者用文字描绘出了翠鸟漂亮的样子,显得更有现场感。接着,体会作者想象之妙:作者就这样,站在船头看啊看啊,还一边看一边想:它什么时候来的呢?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外祖父家里去吗?学生轻轻地朗读,不去惊扰翠鸟的美梦。此时此刻,翠鸟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学生也跟随着作者静静地欣赏着翠鸟。在这样唯美的意境中,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作者,学生做出拍照姿势来朗读翠鸟捕鱼的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简单手势,看起来平淡无奇,实则学生在拍照的动作中,已经把自己融入其中,自己跟作者一样,都是翠鸟捕鱼的最好见证者。
在指导“冲”的动作时,教师运用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翠鸟最快的速度大约每小时公里,比普通的汽车速度还快呢。进而想象冲进去的画面:一眨眼就不见了,快得来不及眨眼,快得就像跳水运动员,一下子就钻入水底。在结课时,教师如诗如画般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跟随着作者走进了烟雨蒙蒙的画卷,同时也了解了本课的学习重点之留心观察。入情观察,又紧扣语文要素巧妙出境,课堂环环相扣,浑然天成。
二年级语文组李云芳老师:
首先,我们要读有字之书。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语文教师以文本为依托,引导学生提高素养,培养能力,发展思维的一-种过程。身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读书不应该是盲目的。语文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敏锐地发现教材涉及到的一些文章和书籍,并将这些列为学生和自己的必读内容。以教促读,读便有了更大的动力,教也有了更深的底气。其次,要读无字之书,也就是拓展文化视野。“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也是广泛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仅仅具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是远远不够的,有了文化积淀才有教学高度,才有教学的广度。我们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