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第篇
每日更新中
天再热妆不能掉
这几天这么热,一大早画好的妆出门就“化”了,可真难受。早在年前,或许比我们这个时代还要热的唐代,那个时代的上层阶级妇女,化妆程序可不比我们简单省事儿到哪里去。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最后涂唇脂,一拨儿操作下来,搁现在,都能旷工半天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美这方面花费时间,那是理解滴~可是,真的好想知道大热天涂脂抹粉的,他们就不捂的慌吗?他们的妆不花吗?我们现在的化妆品中有很多化学物质,可古代的化妆品中总没有什么化学物质吧?那他们的化妆品原料中都有什么呢?
唐《簪花仕女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弄妆只在早上梳洗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古代女性是没有临睡前卸妆这个程序」的习惯,我们现代特别注重出门化妆和回家卸妆两个程序,如果不卸妆,那第二天早上真的难以想象。
唐张萱《捣练图》(宋摹本)局部
晨起梳妆是古代女子开始一天正常生活的头等大事,首先要以脂粉匀面,作为底妆,面颊涂以胭脂,然后再分别画黛眉、贴花钿、染鹅*、点面靥、涂唇脂,最后梳发。那时候流行的很多化妆元素,比如:额头梅花妆、黝黑八字眉、酒窝点面靥、丹脂涂红唇等。
唐张萱《捣练图》(宋摹本)局部用翠鸟羽毛制成的花钿
而早晨梳妆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化妆程序的结束,在进食和各种日常活动过后,花费大把时间修饰的妆容很轻易会有所残损,所以补妆是永恒的话题,唐诗“残妆贴石黛”。“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不仅提到盛装脂粉的玉合,还涉及到化妆的一个步骤,即用于面妆的某些脂粉需要加水调试,因此用到银盘盛装泥状脂粉。
唐张萱、周昉《唐宫仕女图》
当然,唐代女性并不会一成不变的遵照这些程序,妇女妆容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和变动性,由于地位、实力或个人偏好的原因,或有所调整,或有所减省。
脂唐代妆备的重要基质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中描绘着正在对镜梳妆的几位女性,旁边堆着几件盛装脂粉的小盒。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里仕女酒窝旁点的面靥
古人会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和功效的不同添加不同的原料和香料,但基本的调和基质则为——脂,比如口脂是我们常说的口红,唐代有很多诗句描写口红,唐代诗人韦庄的“朱唇未动,先觉口脂香。”还有晚唐诗人顾夐“山枕上,私语口脂香。”“口脂香”唐代口红会与香料调和,兼顾香水的作用。
唐陕西或河南彩绘陶仕女俑
玫茵堂藏
面脂一般指古代人们所用的“面霜”,《释名》:“脂,砥也,着面柔滑如砥石也。”面部涂抹面脂可以使人的皮肤变得柔软、光滑。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说到“面脂主悦泽人面,耐老方。”北魏齐民要术中面脂的制作工艺主要以牛骨髓或牛脂肪为油脂原料,加入丁香和藿香两种香料熬煮。
唐陕西或河南蓝、褐*釉陶仕女俑一对
玫茵堂藏
面脂中的脂也可以用猪脂、羊脂、犬脂、鹅脂等动物油脂,就连有些画眉的“黛”也是以油脂为基质的。还有种脂是以植物为原材料制成的,相比于固态的动物油脂,植物脂则为液态。制成的化妆品状态有的为液状、膏状,有的为散状、丸状,因此盛装容器则有着些微的不同。
唐三彩印珍珠地簪花绶带纹海棠式盖盒
成交价:1,,HKD
我们现在多用工业化制品的塑料和玻璃,在唐代或许也有用玻璃制品盛装化妆品的,但多数还是用陶瓷制品。粉盒是最普通的包装盒,分隔粉盒(一器多用),高度不一的粉盒(盛装液态脂的粉盒高度要高些)。一起来看看吧。
唐褐斑蛾纹盖盒
唐三彩粉盒
浙东越窑博物馆
唐或五代南方白瓷褐彩斑贴花卉纹盖盒
玫茵堂藏
古代的化妆品你敢不敢涂
古代的化妆品算是现代意义上的纯天然,以油脂或其他原料为基质,加入草药、矿物质等呈色或有香味的材料,制成化妆品。不过放到现代我们会不会接受呢?毕竟,动物油脂有它们自有的“体香”,即使是过滤提纯也不一定会把味道去除。
而且古代化妆品常有晒干、捣碎等制作工序,制作周期很长,很难保证化妆品的无菌性和卫生性,再加上与各种各样的香料混合的味道,味道浓郁,虽然天然有营养吧,但也是重口味啊。
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呢,欢迎给我们留言交流~
参考资料:
《唐代女性妆具的考古学研究——以墓葬出土实物为中心》张卫红
《中国古代化妆品制作技艺研究》高宇
——END——
肉庄优选
南宋官窑花口小杯
寥若晨星,光华内蕴
亭哥的其他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