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年仅剩2个月了,虽然今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笼罩在疫情下的殚心竭虑中,但依然还是有不少值得回忆的小美好。今年爱酱在家期间,爱上了看综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巧手神探》。
这部解密互动体验秀形式的节目不仅有着亮眼的明星阵容和有趣的环节设计,更重要的是每期邀请的手工匠人个个身怀绝技,而其中的一些中国传统手工艺更是令观众们叹为观止。
这样的节目不仅以娱乐的形式吸引了更多人,还向我们展现出传统手工艺的无限魅力,同时也令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非常的有意义。
其实无论是中国各个领域的传统手工艺,都值得我们去探寻和深究,也只有更多人了解和感兴趣,才能让它们传承下来。今天,爱酱便来和大家聊聊关于中式珠宝方面的传统手工艺,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它们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更加喜爱它们。
中式珠宝的传世工艺
01.
景泰蓝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中国最为著名的传统工艺,还经常被国家有关部门作为贵重礼品赠送给各国贵宾。这一工艺在明朝景泰年间盛行并发展成熟,而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因此得名景泰蓝。
旧时,景泰蓝的工艺品专供皇室贵族享用,也使得它成为权利与地位的象征。同时,景泰蓝的生产工艺也是美术、工艺、雕刻、镶嵌、冶金、玻璃熔炼等多项技术的结晶。
清乾隆时期掐丝珐琅朝官耳炉
02.
烧蓝
烧蓝与景泰蓝同属珐琅彩的一种,主要是将珐琅釉料填于银质或铜质胎器上,经高温反复烧制而成的点缀工艺,因此区别于珐琅彩。
烧蓝又称点蓝、烧银蓝,因其烧制在银器表面的色彩具有水彩画般的透明感而备受欢迎。
结合现代珠宝设计的烧蓝作品
03.
玉雕
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工艺之一,顾名思义是将玉石加工雕琢成为精美工艺品的一种技艺。据记载,公元前五千年位于长江下游以南的河姆渡文化时期,中国就已经出现玉器与简单玉雕。
玉雕匠人们在制作过程中根据每块玉料的颜色、天然形状来进行设计与琢磨。玉雕作品自古便受历代帝王所青睐,并被礼学家们诠释美化,成为具备*治、宗教、道德、文化等内涵的特殊艺术品。
汉代玉雕作品
04.
花丝镶嵌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由花丝与镶嵌两种制作工艺结合而成,是一门传承久远的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用于皇家饰品的制作。花丝以金、银、铜为原料,采用多种传统的手工技法制作造型,再结合镶嵌工艺镶以珍珠、宝石等,打造出繁复而又珍奇的工艺品。
这一工艺起源于战国金银错工艺,在明清时期高度发展,当时也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现已被文化部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05.
点翠
点翠是一种辅助工艺,主要用以首饰装饰,其中“翠”指的是翠鸟的羽毛,“点”生动形象地将翠鸟羽毛镶嵌、粘贴在首饰中的动作,十分精巧。
银点翠钗簪
点翠工艺制作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保存得当的话,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该工艺发展于清代,在大量的清代宫廷剧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06.
錾刻
錾刻工艺历史非常久远,这一技艺的操作过程是在设计好器形和图案后,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在金、银、铜等金属板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浮雕状图案。
錾刻工艺随玉石器、骨角器等加工技术演化而来,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作品增加不少亮点。从出土的商周青铜器等文物标本中可知,这种技术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金錾云龙纹执壶
07.
金银错
金银错工艺是中国古代金属细工装饰技法之一,也称“错金银”,即将金银装饰于器物上。最早始见于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主要用在青铜器的各种器皿、车马器具及兵器等实用器物上的装饰图案。
而中国古代在青铜器上做金银图案纹饰的方法已发现的主要有两种:一是镶嵌法,二是涂画法。金银错工艺的难点在于“错”,对工匠的技艺要求极高。
对话中西,传承新旧技艺的手工匠人
无论是古老的中国传统首饰制作工艺,还是从西方传入并流行开来的珠宝设计与加工方式,我们都应抱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并将中国珠宝发扬光大。
本期《时尚新娘》也特邀两位手工匠人,一位是传统花丝工艺的传承人,另一位曾在英国学习珠宝设计,一直坚守在匠人之路的她们有着怎样的故事?对于“国潮“与中式珠宝,她们又有着怎样的见解呢?
周洁
花丝工艺高级工艺师,从艺40余年,师从老艺人邢玉珍。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花丝工艺的实践与传承,其作品多次获得百花奖等
QACOSMOBride:你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从事了现在的工作呢?
周洁:80代,金银在国内还是不流通的,因此用金银做工艺品属于特种工艺,北京也有着这样一家特种工艺品公司。当时为了鼓励企业的发展和工艺的传承,国家让各个企业去办技工学校。这种技工学校的直接好处就是当你从这个学校毕业以后,可以直接解决工作问题,而我去的便是北京首饰技工学校,毕业后便留在了这个工厂。那时候我还小,也不知道什么叫花丝镶嵌,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传承这门技艺,便开设了美术课及一些文化课,并将花丝、錾刻、镶嵌等这些技艺高超的传统工艺老师请来教学。相比传统的工匠的“师傅带师傅”的模式,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培养你的美术功底和审美高度,带着我的师傅刚好在一个专门做新产品的“花样组”,不断地带我学习新的工艺与知识,最终我进入了这一行。
北京大方元.鑫德珠宝行花丝藏品
COSMOBride:相信你如今的技艺并非在一朝一夕间练就,在你学习珠宝手工艺的道路上,有什么让你记忆深刻的经历吗?
周洁:我们所能看到花丝作品对于制作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工艺的要求都是非常严苛的,比如一件传统的鸟类造型的工艺品,在焊接翅膀的时候,它的下面是一层网状的花丝工艺装饰,有一定的厚度,但是在焊接时如果受热不均,也许在刹那间焊药就会融化焊在一起了。因而,在焊接时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还需要你极为的专注。
在我十几岁刚毕业那会儿,有位60多岁的退休但被返聘回来的老师傅在教我们工艺,一次课上在焊接的过程中他可能在和别人聊天,因为这是他经常做的工艺,对他来说再平常不过,可能就没太在意,多停留也就0.01秒,就在胎体上烧出了一个洞,这样就等于全部前功尽弃了。因为这样的洞几乎是无法修补的,并且我们做手工艺的都知道,修补其实比重新做一件更难,因此也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会做活儿的是徒弟,会修活儿的是师傅。”所以当时那位师傅一看出现这样的问题,又是有一群学员围着他看,顿时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扔下焊枪就回家了。这件事一直让我记忆犹新,也让我意识到,做这一行并非一天两天就能学会,至少需要用十几年去学习,即便你做了很多年,还是会出现你没有遇到的情况和难题。
北京大方元.鑫德珠宝行花丝藏品
COSMOBride:作为手工匠人,平日里除了钻研技艺,还会通过怎样的方式去精进自己呢?
周洁:平日里,我和很多考古的人员有着大量的接触,并和各大博物馆长期保持联络,也会经常做一些文物修复工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接触到许多文物。我在接手不同朝代的文物后,会去琢磨制作它的原因、它的器型以及它工艺的形成方式,这都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同时,我也经常会和一些艺术家进行交流,比如之前和滕菲老师学习了半个月关于美学的构成等知识,每天中午差不多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俩都在聊这些。另外我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其实相当于一个花丝镶嵌的博物馆,在这片沃土里,能够让我汲取到的营养也是非常多的。
COSMOBride:如今消费市场的年轻化及年轻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对于传统手工艺品行业有着巨大的冲击力,你认为目前存在着哪些问题?你又是如何去解决的呢?
周洁:对于匠人而言,大多都在苦心钻研工艺,而忽略了造型和艺术性,同时还要追求经济效益,那么做出来的东西即便有着不错的工艺,但因为缺乏艺术水准,所以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又或是做一件大件的工艺品,上面什么都有,能卖到很高的价钱,但市场却不需要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和其他公司或机构合作时,首先会考虑到市场,去了解受众群体的喜好,以及定价是否能被大众接受,反复考量以后才会去做设计。在工艺上,我们要体现工艺的特性,比如花丝,但它只是一种符号或者一种语言,然而现代人不需要戴这么烦琐的东西出去,所以我们会根据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去将工艺做一个简化,并重新将它做得时尚化。
北京大方元.鑫德珠宝行花丝藏品
COSMOBride:古老的中国珠宝手工艺在世代匠人的传承下,散发出无限光芒,你认为珠宝手工艺中最打动您的点在于哪些方面?
周洁:工艺的传承其实是与古代匠人对话的一个过程,比如我们在进行细金工艺的文物修复时,会接触到各个朝代不同地域的文物,我们会从造型、材质成分、用途及工艺成型技法上与现代细金工艺去对比。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向古代匠人对话和学习的过程,让我受益匪浅。同时也会将这些细金工艺的特质与同期国外文物的工艺进行比对,探索细金工艺的起源和历史沿革。结合当时的经济、文化、文学等,你会发现对于工艺的理解不再像是当时师傅所传达给你的那点儿东西,而是你将它变得有长度,有宽度,有厚度,也让我能够在其中找寻到很多乐趣。
北京大方元.鑫德珠宝行花丝藏品
COSMOBride:随着国潮的愈演愈烈,故宫也在大力发展文创。在做文创方面,你有着怎样的心得?
周洁:很多艺术学校出来的学生刚出来的时候都会选择做加法,各种工艺他们都想累加,而我选择做减法,减到不能再减。要知道,中国人在艺术上最推崇的是南宋的极简风格,有时候最为简单的反而是最难的,也是最耐人寻味的。加上本身的环境优势,有着众多的产品和工艺品,每天我都会去看、去悟,再根据现代人的喜好去做整合,而非闭门造车。
北京大方元.鑫德珠宝行花丝藏品
COSMOBride:在你目前的工作中,是否有尝试让更多的年轻人去了解并学习到花丝镶嵌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呢?又是如何去实现的?
周洁:每当别人问我如何给自己定位,我都会回答我是花丝工艺的实践者和传播者。因为实践方面我一直在做,也会去钻研如何将花丝做成当代的产品,并让现代人更能够去接受。同时,我也在大学进行授课,将这门工艺教给更多的学生。我认为通过大学是传承工艺的最好路径,因为大学生具备优秀的文化基础和艺术熏陶,再加上自己想要学习的意愿,才更能让这些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工艺的传承,其实是与古代匠人对话的一个过程。”
钟华
著名珠宝设计师、艺术家,故宫文化珠宝首席设计师,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师,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客座教授
QACOSMOBride:你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从事了珠宝行业?又是什么使你坚持下来了?
钟华:起初,我是在国内的美院学习服装设计的,怀揣着对时装的梦想,我在年进入了伦敦时装学院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当时,一些英国的设计师非常火,比如AlexanderMcQueen、JohnGalliano,他们也是我的偶像,我也想借此机会学习一些新的东西。
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当时服装设计部分的内容和国内的差异并不是特别大,而和我们同一层楼的珠宝专业和国内早已有了天壤之别。当时国内在珠宝设计方面没有太大的起步,主要以金器和婚嫁珠宝为主,设计方面相对传统。抱着对珠宝设计的好奇心,我去看了很多珠宝设计展,也觉得非常的新奇,并且和我当时学习的服装设计有着更多不一样的东西。在和学校的老师交流后,即使要重新开始学习珠宝工艺内容,我还是毅然决然地换了专业,从零开始学习珠宝设计。
为此,我花了一年的时间从基础学起,白天学习理论课程,晚上则是一些专业技术的课程。而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会有新的发现,因为当时对于这方面的认知太少了,所以觉得这方面的东西可挖掘性比较大,并且一直觉得很有趣,就想一直深挖下去,而珠宝所包含的创新性,它的哲学高度,以及它的传承意义,都是我坚持下来的原因。
钟华作品真爱如血耳环
COSMOBride:相信你如今的技艺并非在一朝一夕间练就,在您学习珠宝手工艺的道路上,有什么让您记忆深刻的经历吗?
钟华:在学习工艺的时候,我选择了伦敦最古老的珠宝学院,已经有三百年历史,有几次晚上都会看到那种八九十岁的老先生过来助教,白发苍苍,穿着绅士,拉着一个精致的皮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自己做的小工具,身上还穿着年代感十足的旧皮围裙。在夜晚的环境下,让人感觉仿佛穿越了一般。有一次课上,我需要用工具敲出一些特殊的形状,但是当时的锤子不太合适,老先生便领着我去工具房找。打开门的一瞬间,觉得自己如同进入了魔法教室一般,像极了电影《哈利·波特》中的场景。当我看一整面墙上挂着上千把工具,想着它们经历了三百年的历史在世代匠人手中流传,最后被保留在这里,感到非常的震撼,同时也莫名地感动。对于工匠来说,我觉得这是挺幸福也挺难得的一件事。
COSMOBride:你认为珠宝手工艺中的难点在于哪些方面?你又是如何去攻克的呢?
钟华:比如我们在做定制产品的时候,会和客户进行交流,根据客户的需求手绘出效果图,定稿后就需要进行雕蜡。一般情况下对于设计师来说,可能雕蜡这一部分是有难度的,一是它需要娴熟的技术,二是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因为我从小学习绘画,所以将平面的设计还原成立体的东西对于我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只是技术上需要不断精进。另外一个难点就是镶嵌,这一部分其实我还没有学到,并且这一技艺更是需要长年的学习与经验累计,并且我觉得像工艺都是术业有专攻,从我的层面上来看只能先做到把握好形体与造型,至于镶嵌可能需要去找更加专业的人去完成,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钟华作品,鹿戒指
COSMOBride:古老的中国珠宝手工艺在世代匠人的传承下,散发出无限光芒,你认为手工艺中最打动你的点在于哪些方面?
钟华:对于珠宝,其实中国各个年代、各个时期的首饰风格和工艺都是不一样的,这让我觉得非常有意思。西方的珠宝主要以宝石为主,无论它多么美、多么精致,从表现方式上来看还是相似的。但中国每个朝代包括每个民族在珠宝上所诠释和表现的东西都不一样,它们都很有时代性,比如宋朝流行简约,明朝则是注重立体感,清朝是那种极致的繁复。不论是每一个地方还是每一个世代,它的珠宝与工艺都有一个脉络,让你能够去顺着它深究下去,这一点是格外能够打动我的。
COSMOBride:今年的一档以原创手作解密互动体验秀节目《巧手神探》深受观众喜爱,也带领大家领略了中国手工匠人及传统手工艺的非凡魅力。对于这类节目,你有着怎样的看法?
钟华:虽然没有看过这档节目,但是类似于这种节目还挺多的,比如之前我上过两期《上新了·故宫》,也是将传统的一些东西结合设计师与艺人联合推广出来,让大众在观看娱乐节目的同时能够去了解一些传统的文化知识。我非常认可这些节目,虽然是娱乐节目,但是它能够起到一个引领作用,就像我们做文创一样,一些小小的东西让你先去喜欢,再去认知,才能起到一个教育或是传承的作用。
钟华作品,沉香花丝胸针
COSMOBride:设计与工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请问你是如何理解二者的关系?
钟华:无论是设计师还是手工匠人,都必须掌握这两个方面的知识,比如设计师在做设计师,就需要掌握一部分的技术,如果设计师不了解技术和工艺上的知识,最终呈现出的产品与原本的设计可能会有差距。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匠人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或是一个艺术家,在每一个作品中都有他的设计在里面,而不是不停地复刻或是不停地做一个完全没有灵*的东西。反过来,作为一个设计师,也只有了解工艺并且付诸实际,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COSMOBride: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手工艺也在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在珠宝手工艺中,你认为有着哪些创新与改变?
钟华:比如将平面设计转换为立体产品都是由雕蜡师手工完成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开始通过机器在电脑上进行3D建模,甚至都不用建蜡模,而是直接3D打印出金属部分的成品。但对于设计师而言,这些都只是工具,让我们有了更多便利的选择,但可能有时候我为了一些艺术感或是为了设计,也会选择去进行手工完成。
钟华作品,繁花戒指
COSMOBride:近年来,大量的古装影视剧、国风音乐及相应风格的设计的出现,不仅让中国风大火,也令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聚焦中国传统文化并对其产生浓厚兴趣。对于“国潮”这两个字,你是如何理解的呢?
钟华:我其实也做了不少与国潮相关的东西,比如与故宫合作,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首饰相结合,做出一些年轻人喜欢并且更适合于佩戴的小产品,或是和品牌合作的一些带有传统元素或是造型的化妆品等。因而我理解的“国潮”,是一种对于传统的文化的加持,再结合一些现代的手法把它表现出来,让大众去接受并且感知这种东方的魅力和文化元素。
钟华文创合作作品,金囊妙计吊坠
一个优秀的匠人同时也是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反过来,作为一个设计师,也只有了解工艺并且付诸实际,才能做出好的产品。
—END—
还想了解更多婚礼资讯或者你有任何关于筹备婚礼的疑问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