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植物们慢慢都披上了彩妆,不用太久,这些树叶也会落光,变得黯淡无光;昆虫也开始安寂,要么走到生命的尽头,要不躲藏起来冬眠;候鸟们分批向南迁徙越冬,似乎到了冬天,这片土地便没有了生机。还好,有这么一群鸟儿选择留守在北京,为秋冬增添一分生气,没有树叶的遮挡,这个季节便成了观鸟的最佳季节。不过话说回来,一片枯寂的冬天它们能吃点啥呢?
人为种植的诸多绿化植物成了它们过冬的重要口粮。
红艳艳的果实,吸引人的眼球,同样是鸟儿们爱吃的,植物们也希望通过鸟类来帮助传播它们的种子。北京的绿化中就有不少结着红果子的植物,最常见要数金银忍冬,这种树的花长得像金银花,只是金银花是藤本。
到了秋季时,金银木就会结出小红果,一个节上左右各长俩。人类也看中这诱人的小红果,但最后都是“呸,一口吐掉”收场。而鸟类的味觉并不敏锐,所以为了不被其他动物取食,这些果子大多或酸或涩,且小得真好鸟儿一口吞掉。
(吃着金银木果实的白头鹎)
小而难吃的果子倒无须担忧与鸟儿们有什么冲突,不过您家院子里的红柿子嘛,可能要遭殃了,一棵柿子树,至少有四五种鸟类光顾。在这柿子之争中总是以人类落败,人还得多尝尝才知柿子熟没熟,而鸟儿一眼便能出,成群结队品尝这等美味。不过这寒冬,就留给它们一口食吧。
品尝柿子的灰椋鸟
上面献出果实还属自愿,有些植物就并非自愿,但也逃不了成为口粮的命运。
枫树和白蜡的果实是非常独特的翅果,顾名思义就是像长了个翅膀,风吹动下,并能尽可能远地把种子传播出去。所以这些种子并没有鲜嫩的果肉,试图依靠坚固的外壳避免被吃掉的命运,取食这些坚硬果实的大多是燕雀科家族(常见的比如燕雀、蜡嘴雀)。
枫树的翅果
在白蜡树上总能发现黑尾蜡嘴雀的踪迹
白蜡是城市绿化中,非常常见的树种。公园中时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而行道树运用也是不少。每到秋冬季,白蜡树总能结出满满一树的翅果,这些果实就吸引众多鸟类留在城市中。
燕雀喜爱白蜡果,它们的嘴比较小巧,倒还是能应对白蜡果的硬壳。它们会先跳到挂着满满果实的枝条上,挑选出一个果实。它们先用轻巧的喙将翅咬断,再将种子掉个头,像嗑瓜子一般将果壳磕开,把种子取出来吃掉。
吃到白蜡种子分几步?
先挑个饱满的翅果
把翅咬掉
磕开
而蜡嘴雀和锡嘴雀的喙相当厚实,磕这些种子简直不费吹灰之力,一口一个,不像燕雀还得来一套流程。
除了翅果,各样的松子也未能在蜡嘴雀的嘴下幸免。不过*腹山雀也想在松子大餐中分一杯羹,它的个头小小也没有利器,但废点功夫也依旧能品尝到美食。它们从松果中抠出松子,找棵横着的树干,用爪抓住松子,短小的喙反复地敲击,直到敲开硬壳吃到里面的肉。
因着长花期和艳丽的花色,各个公园都爱种紫薇来装点,殊不知,紫薇的种子也能成为鸟儿过冬的口粮。紫薇结着小圆球的蒴果,成熟裂成好几瓣,露出里面“小圆片”带翅的种子。像*雀,燕雀,棕头鸦雀、沼泽山雀这样的小型鸟便喜爱吃紫薇种子,它们所到之地夹杂着嘈杂的啾啾声与响亮嗑开种子咔嚓咔嚓声。
棕头鸦雀
沼泽山雀
*雀
除了果实外,鸟类还能吃点啥呢?
冬季的虫子虽然不多,不少昆虫找地方藏好,但也躲不过有些犀利的“眼神”。
不用说,冬不冬季的都不影响啄木鸟啄木寻找虫子吃,反倒方便我们观察它们。
灰头绿啄木鸟
而另一群小精灵——银喉长尾山雀,这些冬天的“小胖球”们成群结队,从这树窜到那树,一刻也不安分。当然它们是在寻找食物。有些小虫子冬天就藏在树皮缝隙之间,而一些蚧直接趴在树皮上一动不动,这些都是小家伙们的猎物。
银喉长尾山雀吃蚧(白色)
每到秋冬,杨树便开始长出冬芽用于明年生长,为了保证顺利过冬,冬芽之外还会包裹一层芽鞘。这些鲜嫩的冬芽倒是吸引了一批鸟类,坚硬的芽鞘也无法让冬芽躲过鸟儿冬日空虚的肚腹,灰椋鸟和嘴硬的蜡嘴雀时常聚集在杨树上偷一杯羹。
灰椋鸟在杨树上聚集
飒秋寒冬,但有各种各样的鸟类在这里欢跃,为这冷清增添了一分热闹。
给个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