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描写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题中的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第五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搭船的鸟》记录了“我”在旅途中的观察所得,既观察了旅途中听到的雨声,也观察了翠鸟的外貌和捕鱼时的动作。所以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学习文中描写翠鸟的外貌和动作的语段,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1.主问题引导,整体把握
结合课后习题“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啊,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以这个问题主导,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者对雨天的场景、翠鸟的外貌、捕鱼的动作作了细致的观察,找出相关的语句和段落,反复朗读体会。
2.借助图片,理解重点词语
学生没有见过翠鸟,只读文字,对翠鸟的外形还是没有概念。课文中有翠鸟的插图,我又从网上搜索了翠鸟的图片,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翠鸟的样子。大部分孩子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翠鸟的样子,当然语言不够准确。在进一步去读课文,反复读作者描写翠鸟外形的句子,红色的长嘴,翠绿的羽毛,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画出表示颜色的词,也帮助孩子们去记忆翠鸟的的外形特点,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3.抓住动作,理解捕鱼的敏捷
在学翠鸟捕鱼这段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它的动作敏捷,是一个捕鱼的能手,我先让学生找出能体现翠鸟动作敏、捕鱼速度快的词语,“-下子”、“没一会儿”“冲、飞、衔、站、吞”,并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下子”“冲、吞”,然后课件展示翠鸟捕鱼瞬间的视频,使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翠鸟捕鱼之敏捷。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翠鸟的外形后,我设计了小练笔,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白兔的外形,学习课文中描写翠鸟的外形的写法写一写小白兔的外形。第二课时学习了翠鸟捕鱼的段落后,又设计了小练笔。先让学生观看小狗吃甘蔗的视频,引导学生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