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解读与设计
张慧:细致观察与真实表达
——以三上习作单元《搭船的鸟》一课为例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导语中提出的两个“语文要素”。教学中,如何带领学生“细致观察和真实表达”呢?现以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日常的学习中,许多同学都畏惧写作,常常抱怨“没得写”“不会写”。
怎么解决“没得写”?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功夫在诗外”。写作亦是如此,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同学们首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时时捕捉生活素材;其次,要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
怎么解决“不会写”的问题?根据课程目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既分工也合作,共同致力于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本特点,联系学生学情,巧妙地在阅读教学中无痕渗透写作训练,促进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生长拔节。
《搭船的鸟》是一篇清新的小散文,全文乍看平淡无奇,朴素至极,但正是这份淡然与简练,营造出一份独特的美,这种美不是轰轰烈烈鼓荡人心的,而是袅袅悠悠沁人心脾的。这份美来自如临其境的画面,来自恬淡有味的语言,来自条分缕析的结构,来自物我交融的意境。
这篇文章里,事物特点鲜明,并且有序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整体的画面是舟行水上,文章的第一句就为我们打开了这幅图。“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在“我”的眼里,去往乡下途中所见的这个世界是新奇的,陌生的,但也是美的。从置身船舱听雨打船篷到看船尾船夫摇橹,再到看见船头一只彩色小鸟的停栖、捕食,画面一帧连着一帧,宛如电影,如在眼前。
而这些画面中,是有重点的,那就是关于鸟停栖、捕食的画面,对应的是文章第2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写翠鸟的外形时,作者抓住了羽毛、翅膀和长嘴三个部位,准确地写出颜色鲜艳的特点,展现外形美。写翠鸟捕鱼时,分解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