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父、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找到作者观察的事物和场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父、鹦”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教学难点:能找到作者观察的事物和场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理解导语,导入新课
1.简介罗丹,理解单元导语。
2.走进课文——《搭船的鸟》。
3.读题目,理解“搭”的意思。
二、初读感知,识字写字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字词,运用多种手段理解词语意思。
3.指导书写“悄、羽、翠”。
三、出示资料,简介翠鸟
1.出示文字资料,简单介绍翠鸟的外形以及习性。
2.出示翠鸟图片,初步感知外形。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再读课文,思考核心问题:
这次旅行中作者都观察到了什么?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1.抓住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了作者观察到当天下的雨很大,雨点都是“打”在船篷上的,而且发出沙拉、沙拉的响声。
2.抓住课文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观察到搭船的翠鸟外形非常美丽,它有色彩艳丽的羽毛。
3.抓住课文的第四自然段,知道了作者还观察到了翠鸟捕鱼的样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从而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词语
1.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复习词语。
二、品读课文,感悟写法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翠鸟外形
思考:这位搭船的朋友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体会到翠鸟外形的美丽,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
2.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作者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