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山艺读书会作品征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的传
TUhjnbcbe - 2022/7/17 16:58:00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灵*

传统文化虽然看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囊括着中华上下五千年数不尽的精神物质文明。

从远古神话到诗词歌赋,从钻木取火到现代化工业,从数十王朝到如今的华夏大国。回顾历史的银河,这其中的每一帧都包含着无穷无尽的传统文化元素。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简称“舞美”,是具备戏剧、戏曲、影视和其他舞台演出的美术设计(含灯光设计、服装与化妆设计、布景绘制、场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方面的能力,能在剧院、电影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从事美术设计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什么要到讲舞美这个专业呢?在我看来,传统文化是本专业内在的灵*和支柱,所有的舞台设计、服装道具设计、场景设计等等,全都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来发展和创造,更加具体的来说是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就像是会走路得先要有脚一样的重要。

在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通过服饰来体现等级的区别。

拿年播出的清宫剧《如懿传》来说,它是基于历史背景上的戏说题材,剧情固然是引人入胜,具有非常强的代入感,但难得的是它始终忠于当时的服饰文化,剧中的道具以及其中每个角色的穿戴都十分有讲究且符合中华传统文化历史,剧中后宫嫔妃的头饰让人看着就非常地赏心悦目,并且服饰的表现不止是在这些嫔妃身上,就连是宫女身上也有所表现。

以下结合图片来具体说说《如懿传》是如何还原传统文化历史的。

剧中的背景是清朝乾隆时期,清朝后宫等级森严,尤其是入宫的嫔妃,位分由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依次递减。

自然各个位分所佩戴的头饰也颇有讲究:

皇后:可戴凤钿/凤冠(九尾凤),可戴垂至肩膀流苏,且可两边同时佩带。

皇贵妃:可戴侧凤簪钗(七尾凤),可戴垂至肩膀流苏,但只可佩带一边。

各宫主位:可戴侧凤珠钗(五尾凤),可佩带垂至耳垂流苏。

从三品以上可佩戴金步摇,可佩带垂至耳垂流苏。

从四品以上可佩戴银步摇,可佩带短流苏。

从五品以上可佩戴宝石翡翠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从七品以上可佩戴珊瑚象牙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从九品以上可佩戴金银为材质制成的首饰。

所有小主级、只可带头花。

就拿女主角如懿来说吧。

刚进宫时的如懿,是皇后的侄女——乌拉那拉氏·青樱,家世显赫,所以一嫁给当时还是乾隆的四阿哥就是侧福晋,且在乾隆当上皇上后就成为了一宫主位——娴妃。

上图便是还是格格的如懿,虽然只是挽着简单的发髻,发间的头饰也很简单,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直到成为一宫主位娴妃时,发髻被梳成了架子头,这是由扁方所固定的发型,可以容纳许多的发饰,发间开始多了些点翠和宝石与簪花,流苏也是规规矩矩地垂至耳边。点翠时古代非常珍贵的发饰,原材料时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的羽毛,因为对翠鸟的危害十分的大,所以点翠更是身份的象征。

皇贵妃时期时如懿造型的一个标志性时期,其实这个规则特别的简单,位分越是高,所能佩戴的首饰就越多且越昂贵越稀有。比如下图中如懿所梳的架子头,发饰间采用了红色的流苏且可以垂至肩膀,另一边则是一小支红色小流苏发簪,整个发间的点翠更是比比皆是。

这样的装扮,立刻便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雍容华贵的感觉。

如懿的全盛时期其实是她成为继后时期。从前期的一耳一钳到一耳三钳,就已经表明她身份的飞跃。

特别是在封后大典上所带的朝冠,除中央顶饰三层金凤外,朱纬上还缀一周金凤共7只和金翟1只,位于后面的金翟向脑后垂珠为饰。这顶朝冠给了如懿数不尽的气势和威严,也是她作为皇后最显著的特征。

在到之后皇后的日常发型中,如懿则是以凤钿和满钿居多。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

如懿本身不喜奢华,生性恬淡,所以她作为皇后所带的发饰颜色多为浅色,显得整个人清新淡雅,不俗于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本心,更加地符合她在剧中的人设。

其实上述内容是非常简单的总结,并不能代表全部。

在古代,严格的等级观念在服饰与头饰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单从如懿的头饰变化来说就可以看出她在后宫中地位的攀升。

我想说的是,无论是清宫剧还是其他的武侠剧玄幻剧,其内核都是在围着传统文化在转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最强厚的基底,大家都是在这个基底上加砖添瓦,它的实质与核心始终是不变的。这也正是我所想表达的东西。

作者:级电影学院周梦诗

文字编辑:杜佳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艺读书会作品征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中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