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热的清宫剧《延禧攻略》中,一众嫔妃们的古装扮相及配饰发簪吸人眼球。主角头上佩戴的饰品更被网友笑称是“多肉”。其实,这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绒花。当地时间8月15日,中国新闻社记者走进南京民俗非遗博物馆,在南京绒花工作室见到了这位让一朵“南京绒花”绽放美丽的赵树宪。
绒花始于唐朝,谐音“荣华”,又称“官花”,最早只供宫廷享用,是把蚕丝染色成彩线后用细铜丝卷成绒条再经过塑形而成的人造花,常用于表现花卉和鸟类,之后流入民间。南京绒花工艺大师、南京绒花省级非遗传承人赵树宪
南京这个绒花它相传于唐代做皇室贡品的,在明清时代是鼎盛时期,到清末民国初期时候流传到民间,广泛地使用仪式三节,仪式是指婚嫁喜事,三节是指春节、端午、中秋,不同的节日戴不同的花。我们这个绒花表现的题材非常的广泛,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水族,像鱼虾、乌龟都能表现。
赵树宪称,本次为《延禧攻略》剧组制作的绒花饰品,均是参照故宫现有清代皇室发饰收藏款的图片而精心制作出来的,一共有19款,款式有菊花、福寿三多、摇钱树等。现场,赵树宪也向记者展示了绒花的制作工艺。
绒条做好后,就把它修剪成自己需要的形状,做各种东西不同,绒条修剪出来的形状也不同,两只手要协调,你看这绒条修剪成需要的形状后,我就要用镊子把它这个(设计)造型。我们这个做的是花苞,这些零件一起做好了后再把它组合,就是一件完整的作品了。
赵树宪告诉记者,绒花直到现在都无法使用机器生产,只能依靠纯手工制作。目前,南京传承这门手艺的只剩下他和几个徒弟。
相比皇后的节俭,高贵妃就是奢华的代表。绒花?那种寒酸货怎么配得上我?珠翠满头才是我的style,所以只要她出场,头饰永远都是华贵耀眼的,除了金玉宝石,观众见的最多的应该是点翠。点翠,是一种以翠鸟的羽毛和金银相结合的首饰工艺,属于首饰制作的辅助工种。绒花和点翠的具体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能彰显二人的性格和作风?请容小编一一道来。
翠之所以名贵,首先就是原料难得——要从活的翠鸟身上取毛,才能保证毛色鲜亮,而且每只鸟只取脊背和翅膀部分,分别称为软翠和硬翠。取毛也很有讲究,软翠以3公分为标准,硬翠则是10公分。同一只鸟身上的每根羽毛色泽都有细微的差别,工匠们要凭经验来筛选出颜色和质地相似的羽毛作为材料,几乎一百只翠鸟中才有5-6只为上品,制作一件点翠饰品需要耗费的翠鸟数可想而知,何况满头的点翠装饰呢。
点翠的制作手法更为精细繁杂。首先要将翠羽平铺在牛角板上,梳理平整后,用毛笔蘸取适量的特制胶料涂在背面,待干后裁剪出适合的形状,用毛笔或竹签头沾唾液轻点翠羽,放在已经涂满骨胶的饰物上,如此一排排的码上去,等到快干时,用事先沾过少许水,然后用手背烤干的熟宣纸将点好的翠羽包起来,用拇指指尖轻轻按压,令其牢固服帖。
最后还要用玛瑙刀刮擦翠羽,直到将其刮成蓝色,称为“刮青”,经过刮青后的翠羽色泽会更加鲜亮,而且永不褪色。而运用不同的工艺,点翠还可以呈现出湖色、深藏青等不同的色彩。
因为翠鸟已经成为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捕杀,除了极少数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可以通过*府特批获得一些翠羽外,大部分制作者只能选用蓝色、绿色系的鸟类羽毛染色替代了。
绒花和点翠各有各的美。绒花俭朴而点翠华贵。就像皇后与高贵妃。一个低调一个张扬。小编最后想说他们各有个的美。对于富察皇后的下线小编深深心痛无法自拔。对于高贵妃的下线,小编想说。爱太过于张扬在那个时代只会落得这个下场,但今天爱就要轰轰烈烈。小编在这里祝福大家七夕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