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出上联“翠鸟恋栖秦淮柳”,书生的下联,正合才女心意
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又要给大家来说故事了,今天的故事呢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大家做好准备了吗?小板凳搬起来吧。相传在明朝末年清朝初期的时候,皇帝崇祯钟爱以为著名的妓女,她的名字叫做陈圆圆。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崇祯皇帝并没有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中,而是在寝宫内看美女,看了三天三夜,以至于这在这三天之内连失三座城池,人心惶惶,民不聊生。朝堂之上并没有谁有足够的能力,可以出城迎战,而著名的大将袁崇焕也被昏庸的皇帝处死了。在大将被处死之后,*心更是涣散不稳,无法团结到一起,所以战争连连失败。于是在江山不保的情况下而且战局已经无法挽回的境地,崇祯皇帝自知已回力无天,所以在煤山上吊自杀。而当时仍然有一些有志青年在四处奔走相告,互相组队,以期望能够重新复辟江山,但是微薄的力量并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这在当时叫南明悲歌。
国家正处于这样一个危急存亡的时刻,但是生活在江南的百姓并没有感受到国家将要被毁灭的恐惧。底层的农民依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着田里的庄家。富庶人家依然过着极尽奢靡的生活,日常挥霍无度。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公子们,更是对花楼这样的地方流连忘返,出手阔绰。国家将要灭亡的气息,他们并没有感受到,生活依然过得精彩丰富。悲伤的气氛完全没有感染到他们。江南当时最著名的就是河道上的那些船舫,里面不仅有酒楼还有漂亮的妓女,是文人墨客们常常娱乐的场所,在里面流连忘返,不舍得回家。
后世的世人讽刺这些妓女说她们“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是其中最著名的就要数当时的秦淮八绝了,他们不仅样貌出众、身材窈窕而且才情也是举世无双。身为女儿家,他们不仅有出色的文采,而且还心怀国家大事,比那些只知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不知强了多少倍。当时一些歌赋已经开始变得没有以前那么流行了,逐渐走上了滑坡的道路。而以往的对联和诗词,慢慢的流行起来,尤其是那些关于情爱的描写,这也是当年南明悲歌中的一个小插曲。
对联呢,不同于诗词歌赋的反复与繁琐,他不要求押韵,不要求韵脚,不要求词义通透等等。只要求对句工整即可。这对联短小精悍,表达的意思也明确。这也是它当时可以流行起来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秦淮河畔流行起来的对联,不仅有对这些花楼女子的贬低与侮辱,同时也有可怜他们的身世,赞扬他们的情怀的对联。褒奖与贬低都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写对联,劝诫花楼女子从良,希望他们能够放弃这条不归路,重新开始,好好生活。秦淮河的繁华景象,不仅吸引了这些商人,文人同时也吸引了一些良家子开始流入到这个地方做生意,比如可以在这儿写字,卖画等等,以赚取一些钱来维持自家的生活所需。当时一个长得颇为清秀的许姓女子,在秦淮河边摆摊写对联卖字画,生意特别红火,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她的生意异常的火爆。
一个爱慕他许久的书生前来看望她。然后被许姓女子知道了,于是该女子决定出一副上联来考考他。上联为“翠鸟恋栖秦淮柳”,书生思绪良久,对出下联“兰舟横卧桃渡坡”。正是由于横卧二字颇妙,深得姑娘的芳心,所以二人因此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恩恩爱爱地过完了这一生。这在当时也被传为一段佳话。找到相爱的人不容易,找到能志趣相投的伴侣更加不容易,愿在这世间的你我都能够拥有一份让神仙羡慕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