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边最渴望见到的永远是普通翠鸟
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见它们蓝宝石一般的光泽
飞起来就像是蓝色的闪电
然而昨天最意外的收获是下面这种鸟。这种鸟体型与其他鸟类相差不大,体表颜色也十分漂亮。但是实际上,这种看似小巧玲珑的鸟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杀手,它们会残酷地杀死捕获的猎物: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它,它就是今天的主角: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在伯劳家族中体型偏大,体长24厘米左右,分布广泛,在整个亚洲乃至巴布亚新几内亚都能见到,在我国,南方地区分布较为集中,最北部可见于甘肃兰州以及陕西汉中。
长江流域是它们最集中的地方年12月18日摄于南京滨江公园棕背伯劳的外形相当好认,它们的背部、腰部以及体侧为棕褐色,头部为灰色,尾部较长。头部及眼部被一条粗黑的贯眼纹环绕,就像是带了个墨镜一样,又有点像电影中的佐罗的形象。
你别说还挺像!
从正面看棕背伯劳感觉又萌又飒!
棕背伯劳的叫声多样,有时候它们的叫声粗哑刺耳,在繁殖期间,它们经常会站在树枝上高声鸣叫。有时候声音婉转悦耳,他们也会模仿大山雀、*鹂、绣眼等其他鸟类的叫声。站立在枝头上的棕背伯劳年3月14日摄于南京传媒学院校园内包括棕背伯劳在内的伯劳家族最大的特点是:它们都是妥妥的屠夫!除了会吃一些小型的昆虫以外,它们也会去捕食其他的鸟类、蛙类、鼠类、蜥蜴、蛇类等小型动物
棕背伯劳捕鸟的画面,图源自网络鸟喙的形状与鸟的食性密切相关,如果你仔细看棕背伯劳的鸟喙的话,你就会发现它们的上喙前端呈钩状,和猛禽的喙一样。这有助于它们把猎物身上的肉撕扯下来。
伯劳家族有个习性和花豹类似,那就是它们会把捕获的猎物挂到树上,但和花豹不同的是,他们把猎物挂树上不是为了防止其它食肉动物抢食,而是在于它们自身的硬件设施。由于没有猛禽那样强有力的利爪,它们只能借助树杈的力量来撕扯猎物。从而在树上留下猎物的皮毛,所以很多人都会以为它们在晾晒自己的猎物。伯劳挂尸小鼠于树上,图源自网络在中国,伯劳一词自古有之。《诗经·豳(音“彬”)风·七月》曰:“七月鸣鵙(音“菊”),鵙,伯劳也。”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传说周宣王时,贤臣尹吉甫听信继室谗言误杀爱子伯奇,悲痛不已。一天,尹吉甫看见一只此前从未见过的鸟儿停在树上啾啾而鸣,声音悲凉凄惨(这也符合了伯劳在繁育期会在枝头上高声鸣叫的习性),他莫名感到心痛,心想不知道这只鸟是不是儿子伯奇变的。于是便说:“伯奇劳乎?是吾子,栖于舆,非吾子,飞勿居。”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是我的儿子伯奇的话,你就飞到我的车上,如果不是,你就飞走吧。”话音刚落,这只鸟就飞到了马车上。于是尹吉甫就载着这只鸟回家,将继室射杀以告慰伯奇。伯劳这种鸟的名字也正是由此得来。因为这个传说,在古代伯劳大多表达了离别伤感的情绪,南朝梁武帝《东飞伯劳歌》叹曰:“东飞伯劳西飞燕,*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劳燕分飞”这一典故正处于此。南宋李迪的《雪树寒禽图》上面正是一只伯劳只不过这一只是灰伯劳图片
文字:徐天旸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