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树,葱葱郁郁,闪着绿色的光芒;六月的花,生机勃勃,浸润盛夏的希望。为了扎实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年6月13日下午,邓州市“语文主题学习”入区调研活动在花洲实验小学西校区会议室隆重举行。华樾教育研究院郑州分院小学教研专家马剑主任,邓州市教研室学科专家贾秀菊老师,花洲实验小学学区张品主任以及学区一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西校区一年级孙会苹老师执教的写字指导课,紧紧抓住本节课的训练点,写好带有“口”的字,训练扎实有效。在指导写这些字时,孙老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尤其是注意口的位置,口在不同结构中的大、小、宽、窄、高、低区分。孙老师自身书写功底高,在指导书写时,能做到书写规范,板书正确、工整、美观,真正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榜样作用。孙老师在示范指导后,她及时挑选同学到黑板上现场粉笔展示,并通过多元化的评价语,点拨纠错,鼓励学生找准差距,不断进步。
西校区一年级冯晓义老师执教的集中识字课――《动物儿歌》,重点让学生采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识字,结合丛书中的《“八”字神通大》,冯老师采取归类识字并拓展的方法,注重“归类”,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渗透字理,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做到了大容量、高效率地扩充了孩子们的识字量。
九小一年级韩姣老师带来的精读引领课,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切入课题,激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接着出示优美的荷叶图片,渲染了学习气氛,增加了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样子。韩老师创设了多种方式朗读,有个别读,齐读,带动作表情读,达到了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言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郁的课堂氛围。
西校区二年级语田亚楠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一节组文阅读课——《笑中的思索》。田老师首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精读引领课《寓言故事》中学到的方法——感受深刻的句子,明白其中的道理。再将此方法迁移到与此相关联的《掉在井里的狐狸和公山羊》、《无花果和牵牛花》、《后悔的牧羊人》和《翠鸟移巢》四篇文章中,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积词句、学策略、习表达、练思考,增强阅读能力。
马主任首先对四位授课教师精彩的展示给予了肯定,她认为本次花洲实验小学老师的展示课,充分体现了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给孩子们种下了阅读的种子,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感。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紧紧抓住“一课一得”,实现课内大量阅读。
市教研室专家贾秀菊老师说:语文主题学习我总结一个字“简”,简约而不简单,当前阅读实践我们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她提出了三点要求:1、要提高大量阅读意识,大量阅读体现在课内。2.“一课一得”的点需要对课标的学习,教材的钻研有更深的研究。3.放手让学生去发现、去获得、去评价、去赏析交流。相信,只有不忘初心,不忘团队的合作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总有山花烂漫时。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任何一种成功的语文教学的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通过这次活动,点燃了老师们实验的激情,纷纷表示把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做法真正运用到课堂里,让每一个孩子真正受益,让“语文主题学习”在我们花洲实验小学开花、结果。“只是征行自有诗”,相信,在市教体局语文学科专家和“语文主题学习”专家团的正确引领下,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一定能寻到“语文主题学习”的别有洞天!
原标题:精准把脉问诊课堂—花洲实验小学学区“语文主题学习”入区调研活动纪实
来源:邓州市花洲实验小学学区熊传梅曹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