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雍正十二美人图,看中华传统饰物之美上
TUhjnbcbe - 2022/11/27 21:00:00

《十二美人图》由清初佚名画家创作的绢本设色画,共有12幅。每幅尺寸相同,均纵厘米,横98厘米,绘在品质精美的绢底上。该组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品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12位身着汉服的宫苑女子品茶、观书、沉吟、赏蝶等闲适生活情景,同时还以写实的手法逼真地再现了清宫女子冠服、发型、首饰等当时宫中女子流行的妆饰。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此画看出传统中华女子服饰及饰物的美妙,不能因为它是创作于清朝就对此加以不欣赏甚至诋毁,此画绘画的是身着汉装的女子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

倚塌观雀

室内仕女斜倚榻上,把玩着合璧连环,室外喜鹊鸣叫喳喳,女子目视喜鹊,不觉入神。画家意在表现冬去春来,女子观赏喜鹊时的愉悦心境,但却不自觉地将宫中女子精神空虚、孤寂压抑的心情溢于画面。背屏上书满了“寿”字,虽有祈寿延年之意,却也不敌“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祈盼。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夫人坐在榻上。汉代刘熙在《释名·床篇》中解释道:“人所坐卧曰床。”又说:“长狭而卑者曰榻。”《说文》也说:“床,身之安也。”而榻则是专供休息与待客所用的坐具。古代的床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珍贵硬质木材所制。如*花梨、紫檀;另一类为白木材质,此类床榻或髹漆、或贴金、或镶嵌。

手上把玩的物件叫作合璧连环,主要是由玉做而成,外观大致是两个玉环相套。

2,

烛下缝衣

清风徐徐,红烛摇曳,仕女勤于女红,在烛光下行针走线。女红包括纺织、刺绣、缝纫等,古代隶属于衡量女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功、妇容)”中的“妇功”,是评价女子品行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女子们无论贫富贵贱,均以擅女红为能事。此图中女子兰指轻拈,针线穿行,低眉落目,若有所思。明窗外一只红色的蝙蝠飞舞在翠竹间,“鸿福将至”的吉祥寓意巧妙地蕴涵在图画之中。

此画右上角有一宫灯。宫灯又称宫廷花灯,是中国彩灯中最富有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宫灯始于东汉,盛于隋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宫灯顾名思义是皇宫中用的灯,主要是些以细木为骨架镶以绢纱和玻璃,并在外绘以各种图案的彩绘灯,它以雍容华贵、充满宫廷气派而闻名于世。

由于长期为宫廷所用,除去照明外,还要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以显示帝王的富贵和奢华。正统的宫灯照型为八角、六角、四角型的,各面画屏图案内容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

头上的头饰为点翠,几乎十二美人图上都有点翠作为装饰物。点翠工艺是一项中国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汉代已有。它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着点缀美化金银首饰的作用。用点翠工艺制作出的首饰,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只要在只用过程注意保护,光泽和色彩可以保存很长时间。

点翠工艺的发展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晚清到民国仍然流行后因全面抗战爆发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其高超的技艺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依托于人们对漂亮美好事物的追求。现在已可用鹅毛、丝带等多种材质替代翠鸟羽毛制作点翠首饰,工艺得以传承。

它的制作工艺极为繁杂,制作时先将金、银片按花形制作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沿着图案花形的边缘焊个槽,在中间部分涂上适量的胶水,将翠鸟的羽毛巧妙地粘贴在金银制成的金属底托上,形成吉祥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上一般还会镶嵌珍珠、翡翠、红珊瑚、玛瑙等宝玉石,越发显得典雅而高贵。

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的翠鸟羽毛为上品。由于翠鸟的羽毛光泽感好,色彩艳丽,再配上金边,做成的首饰佩带起来可以产生更加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由于翠鸟已是国家保护动物,生产的点翠首饰,均采用代用品,如染色鹅毛、同色丝带等,成品比之翠鸟羽毛制作的首饰更有光泽,容易保存,装饰效果更好。点翠工艺从未失传,现代的手艺人们传承古法用不同的素材制作出了更为精致的点翠首饰。

3,

立持如意

仕女手持如意,立于庭院内赏花。竹篱处繁花似锦,花团锦簇。画家着重突出了紫、粉、白、红等各色牡丹。牡丹以雍容华丽、香味浓郁而被称作“百花之王”,并成为吉祥富贵、繁荣昌盛的象征,结合女子手中所持的竹雕灵芝如意,蕴含了“富贵如意”的美好愿望。

此画中夫人拿的是木质如意。

据《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修真器用章》记载:“如意*帝所制,战蚩尤之兵器也。后世改为骨朵,天真执之,以辟众魔。”这里说如意最早是兵器,后世为了追求攻击力,把如意改做骨朵,因如意最早是兵器,所以如意自带辟邪的效果。

如意,旧时中国民间用以搔痒的工具。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大约出现于战国之时,又称“搔杖”。我国南北朝对此物的称谓不同。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又有柄端作心字形者。和尚讲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如意的品类有珐琅如意、木嵌镶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清代的皇帝、皇后用如意作为赏赐王公大臣之物;在皇帝选妃时,若将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着她将成为皇后;民国时代,如意成为贵重礼品,富有之家相互馈赠,祝愿称心如意。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雍正十二美人图,看中华传统饰物之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