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绿腰折断了多少帝王文人墨客的腰
TUhjnbcbe - 2022/12/30 8:23:00

《韩熙载夜宴图》王屋山绿腰舞

李碧华是我曾经非常喜欢的当代作家之一,我觉得她是少有的文笔接近张爱玲的才女作家,事实证明她的几部作品都相当成功,且深有影响力,比如由她编剧的《霸王别姬》,由她的作品改编的《青蛇》、《胭脂扣》等都成为了经典作品,她的文字里充满了对人性力量的悲悯,我读过的还有一些不太为人知的作品,比如《生死桥》,这个作品题材跟《霸王别姬》相似,都是以梨园题材为创作内容,但又不尽相同,同样令人回味无穷,百感交集。

还读过她的一本散文集《绿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想必一定和古人脱不了干系的,“绿腰”即“六幺”。李碧华也如同绿腰一般,显得既有吸引力,又很神秘,在如今无法隐匿的网络时代,这位女作家却仿若隐入烟尘般的存在。

看《韩熙载夜宴图》,韩熙载不愿意为南唐后主李煜效全力,干脆使出了歌舞升平的手段,在他家里举办的宴会上有一个人物的背影,令人久久不能忘怀,歌舞名伎王屋山跳起“六幺”舞的背影,这个妖娆的背影从此成了的“绿腰”形象的经典代言。

不知道一个曼妙的女子怎么起了这么男性化十足的名字,据说大概来自于《愚公移山》中被愚公移走的王屋山,画中这个身着蓝衣可以行走移动的“王屋山”扭动纤细的腰肢,和着乐曲,跳起曼妙的“六幺”舞。在我看来这个蓝衣背影一点也看不出婀娜之感,简单的蓝色衣裙反倒显得笨手笨脚,然而这个背影却永远作为“绿腰”的经典形象定格在了画布上,就扭了那么一下子,就让人过目不忘,很是奇怪。

李碧华对绿腰应该是偏爱的,不然她的散文集不会起这么一个妖娆的名字。在她的散文集中就专门写了《绿腰》的魅惑之力。

“绿腰翻书,见介绍一种唐代的舞蹈,唤作(绿腰)。一见此名字,马上晕浪。这是一种自徐缓转忽速的软舞。她穿着天蓝色袖管狭长的舞衣,背对观众,从右肩上侧过半张脸,微微抬起右足待踏下去,双手背置身后,长袖正要飘飞一一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在宫斗剧《甄嬛传》中,也有一支相当出名的舞蹈,名为“惊鸿舞”

这是皇上最爱的舞蹈,惊鸿舞曾在《甄嬛传》中的第13集出现。当时剧中说,惊鸿舞相传为梅妃所作,后经纯元皇后编排,纯元皇后曾经凭借“惊鸿舞”一舞动天下,现为莞贵人甄嬛所舞。这支“惊鸿舞”自始至终都为皇帝最喜欢的人所有,可见能跳此舞身份也不一般。

“惊鸿舞”是本剧的一大看点,皇上被最爱的人的惊鸿舞迷得五迷三道。这个惊鸿舞看来看去似乎就是“绿腰”舞另一种叫法。

正如剧中所传,惊鸿舞是始于唐代的宫廷舞蹈,是唐玄宗早期宠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唐玄宗曾当着诸王面称赞梅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

唐代诗人李群玉作诗描绘此舞之观感,也颇令人回味:

“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

华筵九秋暮,飞袂拂云雨。

翩如兰苕(tiáo)翠,婉如游龙举。

越艳罢前溪,吴姬停白纻(zhù)。

慢态不能穷,繁姿曲向终。

低回莲破浪,凌乱雪萦风。

坠珥(ěr)时流盻(xì),修裾欲溯空。

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

这里“前溪”和“白纻”据说也是很有名的舞蹈,但诗人将此舞描写得胜过《前溪》和《白纻》等舞,用翠鸟、游龙、垂莲、凌雪形容舞姿之变幻、节奏之平缓,突出舞腰和舞袖的特点,轻盈之极、娟秀之极、典雅之极。可见这个《绿腰》舞独到的魅力,应该是独领风骚的。

“绿腰”舞这是一种让人看了为之晕浪的美妙舞蹈,在现代春晚舞台上有一支《只此青绿》的舞蹈,舞者柔软的腰肢一时令人叹为观止,也得以让我们形象地一窥这个“绿腰”的魅惑所在。这个现代“青绿腰”的舞蹈自然也应该是脱胎于“绿腰”。

其实,“绿腰”古舞原名“六幺”,读luyao,故又写作“绿腰”“录要”。《六幺》实际上是唐代有名的曲子,和着曲子舞蹈就成为一种唐代的传统舞蹈,属于软舞,也称为《六幺》、《录要》、《乐世》等,为女子独舞。节奏由慢到快,舞姿轻盈柔美。“绿腰”之“绿”,不指绿色。“绿腰”之“腰”,不指腰身。这个舞蹈也引得诗人们为之想入非非,白居易则用著名的《琵琶行》为它定格。

“绿腰”到底具体指什么,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我更倾向它是指一种有着某种诱惑力的东西或人或事物。

现代年轻人不知道对这个“绿腰”有没有感觉,不过网上一个魔幻世界出来的女妖之舞,令网络无数年轻人为之疯狂的各种cosplay,这个女妖是动画系列短片《爱死机》第三季中最出名的角色,这一集名叫《吉巴罗》,也是来源于外国经典的神话传说,虽然这是个悲剧,不过这不妨碍年轻人们趋之若骛地对女妖魅惑舞蹈的模仿,一段时间里,每天打开手机都会看到各色不一的年轻人披挂着乱七八糟的金银珠宝,扭曲着过于色彩艳丽的五官和变形地身躯扑面而来。

”绿腰“还是”绿妖“?说不清楚,反正这一形象更加清晰立体,女妖塞壬扭来扭去的身姿时常会映入脑海。它们共同的属性就是有着令人着魔的”魅惑“之力。

李碧华则把“绿腰”称为美丽的误会,“任何真相都不浪漫,只欺哄一时得一时便好。”可这迷人的“绿腰”的确欺哄迷倒了一代代的诗人、文人、皇帝,你说这个“绿腰”该有多魅惑?

1
查看完整版本: 绿腰折断了多少帝王文人墨客的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