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长沙遇见最美小鸟蓝喉蜂虎,明年还会来长沙
TUhjnbcbe - 2022/12/30 8:23:00
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m.39.net/disease/a_6323898.html

卷首语

小生命有大故事

蜂虎在捕食。

年以来,追求“经济奇迹”的台湾也制造了很多环境问题。荒野探险家徐仁修拍摄了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台湾荒野,记录大部分森林、湿地遭受侵占、破坏的过程。但徐仁修说,他在保护自然的路途中并不是只站在生物这一边考虑问题的,他的出发点还是普通人,从孩子对待自然的观念入手,去长远地解决台湾的环境问题。

尤其是城市周围的零碎湿地、山丘、动植物,成为徐仁修念念不忘的拍摄对象,而一座扩建中的城市也难免会吞并自然的山体,或者河流、湖泊。有幸记录它们最后的身影,也是一种怀念,对山川自然的亲近之感,变成一种实际的保护行动,支撑着他所发起的荒野协会运转至今。

从这一期起,湖湘地理将撷取有故事的小物种,从它们的种群或栖息地的变迁讲述一个个生命的小故事。在这里,自然是主角,有些物种就生活在我们周围如长沙芙蓉北路沙河大桥下的蓝喉蜂虎。而另一些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如江华的猕猴,长沙石燕湖的桃花水母,绥宁的穗花杉濒危种群。

小生命有大故事,有些是种群的迁徙史,有些则是当地环境好坏的指示。当我们把视角切换,才发现它们生存的环境已到了紧要关头。而事实是,没有人会在意城市周围一块湿地或者山头的消失,而伴随它们逝去的是蛙声、蝉声,以及如蓝喉蜂虎一样美丽的身影。希望我们这份不完整的“小物种”名单,记录到的影像与事实能够打动一些人,影响一些人,投入到荒野保护的行动中来。

文/钱烨

外形冷酷的蜜蜂杀手

蓝喉蜂虎,佛法僧目蜂虎科鸟类。因为体型娇小,羽毛色彩大胆、多彩而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小鸟。尤其是从尾巴上伸出的中央尾羽,飞起来像铺在空中的一张小风筝,生动可爱。不要被它美貌欺骗,蓝喉蜂虎是名副其实的蜜蜂杀手,为了不被蜇到,它会选择在树枝上用喙敲掉*刺再吞下。与大多数鸟类在树上筑巢的习惯不同,蓝喉蜂虎在土丘上挖洞生活。外形冷酷,特立独行,人送外号“冷酷小小鸟”。组图/单国平

长沙北郊,沙河栖息地内的蓝喉蜂虎。据观测,今年可能有6只蓝喉蜂虎在此安家。图/叶子

体形娇小,羽毛多彩,它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外形冷峻,特立独行,人送外号“冷酷小小鸟”。

蓝喉蜂虎,一种易被它娇弱外表所欺骗的鸟类,名副其实的蜜蜂杀手。它的栖息地散落在湖南各地,但受制于特殊栖息地环境,数量越来越少。潇湘晨报记者走上“寻虎”之路,企图从它们的变迁中讲述小生命的大故事。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钱烨

对于一枚“菜鸟”来说,想在极短的时间内找到并拍摄蓝喉蜂虎是个苦差事,尤其在炎炎夏日面前,对蓝喉蜂虎栖息地调查就成为与高温的搏斗。在长沙沙河南岸的城市抛荒地蹲守了3日后,我们又到衡东县高湖镇“追虎”,整个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蓝喉蜂虎在湖南作为夏候鸟,栖息地点散落在湖南各地,但受制于特殊的栖息地环境(沙壤陡壁做巢穴),对环境要求很高。而沙河蓝喉蜂虎的数量已越来越少,资深“鸟人”夏建华甚至担心它们明年不会来了。

为了拍小鸟花四千多买机票

为了能拍到蓝喉蜂虎,7月2日顶着酷暑,我们去了趟衡东高湖镇。下了高速,拐进一个老街,单国平从售卖瓷砖的店铺中走来,戴着帽子,和蔼可亲。

单国平自称农民摄影师,4年前开始“入坑”拍鸟,激励他购买设备拍鸟的主要动力是因为高湖镇有蓝喉蜂虎可拍。拍鸟的不仅仅是本地人,“有从北京来的,一来一回光机票就花了四千多”,单国平笑着说。

小小蜂虎竟有如此魔力?喜欢拍鸟的人第一次看到它肯定会爱上它俊俏的样貌。小巧而富于色彩,体型娇小,活动灵活,叫声急促而悦耳。

蓝喉蜂虎是佛法僧目鸟类,与常见的翠鸟属于同一个目,但两者的身材与生活却大相径庭。它个头比翠鸟稍大,都长着尖锐而有力的喙,但是飞行的姿态与叫声却不同。翠鸟以速度见长,捕捉水中的鱼类时,如脱弦之箭,精准而杀伤力十足。蓝喉蜂虎则体态优雅得多,它们飞行速度颇快,但不以鱼类为食,而是捕捉空中的蜻蜓、蝴蝶、蜜蜂等昆虫为食。蜂虎的名称则源于它喜欢捕食蜂类,而蓝色的喉咙是它的标志色彩,与翠绿色的羽毛、长长的尾羽一同塑造了活泼而又俏丽的身影,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小鸟”。

蓝喉蜂虎也不同于大多数的翠鸟,属于留鸟,一生只在一处生存繁衍。蓝喉蜂虎在湖南属于夏候鸟,与白鹭、夜鹭、池鹭等鹭鸟同样来自广州甚至是南亚,每年春季后北上迁徙,据说陕西省亦有发现它们的踪迹。它们的数量并未有统计,年它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无危物种。虽然种群数量未遭受威胁,但是以其俏丽的身影与独特的生存习惯而被广大鸟友追捧。

单国平的拍鸟设备是尼康D与适马镜头中到变焦镜头。“很便宜”,单国平说,他的拍摄设备比起别人动辄数万的长枪大炮,他主要想把家乡的鸟类推介出去以吸引更多的人来拍。

“我下乡卖瓷砖的路上看到好看的鸟就会记下来,下次再来拍”,单国平说。而为了拍摄蜂虎,他甚至在茶树林中搭建了枯枝与蹲鸟的帐篷,能拍到蜂虎对于他而言是件十分自豪的事。

7月2日下午4点,在高湖镇避暑的一行人开车至蓝喉蜂虎的栖息地,太阳依然*辣,但比日中时已然降温不少。至少茶树林间的微风可以稍解溽热。单国平将我们带入一条正在修建的村路,两旁是裸露的山红壤土丘,上面栽着树龄已4年的茶树。

茶油经济是衡东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从遭到开垦的山坡来看,这一经济树种已然支撑着这个中部县城的经济发展。蓝喉蜂虎栖息茶树林正好符合它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开阔、平坦的草地或丘陵,有河流,亦有可做巢穴的土丘。

以吃昆虫为主的蓝喉蜂虎,喜欢站在枯枝上或者电线上守株待兔。待昆虫飞临时一个俯冲,就能精准而快速地解决战斗。它在捕捉蜂类时,为了避免被蜇,会利用停靠的树枝进行拍打,直到将蜂类拍晕或者拍掉尾巴上的*刺,再放心进食。

而雄性蜂虎常常以此行为来取悦雌性蜂虎,在递送食物后,可以获得交配权。

长沙的蜂虎栖息地已岌岌可危

蹲在伪装的帐篷中十分燥热难耐。单国平说,拍蜂虎的最佳时刻是早晨与傍晚,温度降低后,蜂虎的活动会变多。依照蜂虎喜欢停留在枯枝上的特点,他在茶树林中安插了几根光秃秃的树枝,然后在8米开外的地方支上迷彩帐篷,人躲在里面可以安全无虞地等待蜂虎的到来。

这种守株待兔式的拍摄方法很需要运气,因为高湖镇蜂虎栖息地一共不到20只蓝喉蜂虎。虽然它们有群居的习惯,但散落在多平方米的山野里。在这么大的范围内寻找一只体长只有20厘米长的身影还是困难得多。

而擅长“打游击”的资深“鸟人”,长沙心近自然工作室的创始人叶子则扛着“大炮”四处游走,期待着能够与蜂虎短兵相接。

停车处米开外,另一处设立的枯枝上,一只蓝喉蜂虎出现了,从望远镜里可以看到它蓝绿色的身影,翩翩而至,时而腾空飞起,时而安静站立。目力所及,蓝色的天空下蜻蜓在聚集,茶树林的上空正在变成一场捕食狂欢会,几十只金腰燕织成一张大网。蓝喉蜂虎形单影只的身影看来似乎很无助。叶子快速跑到马路下,精准地拍摄这一时刻,无奈走近时惊扰到燕群,蓝喉蜂虎也鸣啼着向背后的森林中飞去了。

由于推广种植茶树,很多山头失去了固有的乔木林,裸露的土丘反而成为蓝喉蜂虎掏挖巢穴的理想地点。与其他鸟类以树为巢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是,蓝喉蜂虎是在陡坡上掏洞而居。它们会利用自己尖锐有力的喙先在土丘上掏挖出一个洞,然后钻进去用爪将土慢慢推出,整个过程就是喙与爪的相互配合,而美丽修长的尾羽可以支撑它们的后臀,以作为掏洞时候的支点。

一只成年雄性蓝喉蜂虎需要耗费2周的时间掏出2米长的横洞,并在洞内与雌鸟交配繁衍。这一过程的工作量对于一只娇小的蜂虎来说是巨大的,但是它们完成得很隐秘,也很专业。在高湖镇拍蜂虎4年了,单国平依然没有找到这些蜂虎的巢穴。

相比较衡东高湖镇蓝喉蜂虎幽静安全的栖息地环境,长沙沙河蜂虎栖息地的现状则让人担忧。

常年在外拍鸟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深“鸟人”夏建华从年就陆续在沙河拍摄。

1
查看完整版本: 长沙遇见最美小鸟蓝喉蜂虎,明年还会来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