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视觉冲击力的3D立体画,逼真到可以欺骗你的眼睛!拍案叫绝!
导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在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不少青年主题街区,这些主题街区的显著特点是拥有大面积的涂鸦墙,而“占领”涂鸦墙最多版面的就是“3D立体画”。3D立体画,又称“三维立体画、全景奇画、全景画中画”等等,3D立体画在视觉上拥有层次分明、色彩浓郁鲜明的特点,具有超强的视觉冲击力,令人长时间驻足观看,留下深刻的视觉感官印象。这些在墙上或其他建筑物表面的立体画,真实明亮、栩栩如生,表现对象呼之欲出,具有超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城市装饰价值。为此笔者特意盘点了几幅极具视觉冲击力的3D立体画,逼真到可以欺骗你的眼睛!拍案叫绝,跟着笔者一睹为快吧!
3D立体画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立体”,这些所谓的立体画是利用了人类双眼的视觉差异现象,经过利用建筑物不容角度、不同太阳光线、物体折射等多种方式,再加上光学聚焦等物理学原理,使原本平面的内容变的立体,所绘画的对象也就呼之欲出,这些越来越多分布在街头的艺术,被大家逐渐的喜爱了起来。这幅拉着维尼讨要蜂蜜的立体画,真的是生动形象,“真实感”迎面扑来。
3D立体画不受绘画环境的制约,甚至能因地制宜地利用多种环境进行创作。这幅作品表现了一只灵巧的翠鸟,作品巧妙地利用了两面墙的夹角位置,近景绘制翠鸟的身体躯干及头部,远景的两面墙的夹角绘制鸟喙,通过夹角实现了鸟喙的立体感觉,此外近景处墙角的绿植也成为了翠鸟的立足点,强烈的色彩对比、恰到好处的场景应用,令这只翠鸟仿佛腾空而起。
针对大面积的留白,这幅3D作品采用了阴影的作图技巧,一个简单的阴影,就将原本平面的绘画对象变得充实立体起来,此外,绘画对象的不平衡感也为整体画面增加了动感元素,令人驻足。想象自己如果站在此幅画的面前,感觉还是有点害怕,你呢?
“虚实结合”亦是3D立体画常用的手段之一,构图完成后,在真实人物后方绘制与真实人物等比大小的阴影,此举很好的将真实的人物“虚化”,并将左侧“虚化”的对象“立体化”,增加了跃动的感觉,也产生了互动的味道。像这幅墙上的猫与人的对决,你能看出来画中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吗?
善于利用轴线的变化也是立体画技巧之一,这幅作品根据场景特点,打造了前后两个轴线目标,并分别绘制漫画形象的躯干与头部,仿佛画中人物穿墙而过,令人赞叹。
都说光线是有魔力的,这话放在立体画领域当然也适用!这幅画作还是利用了两面墙体向外凸出的特点,左侧墙体绘制巨鼠的头部,右侧墙体绘制尾部,而画面外部的手持光源将画面中心引导至左侧后,画面整体立体了起来。
方正的物体特别适合绘制方正的对象,这幅作品利用整体成矩形的墙体绘制了一辆破旧的公交车,为进一步增加公交车立体的感觉,在公交车上绘制了窗户及各种角度的阴影,通过阴影让这辆车变的“完整”了不少。
“透视”与“镜像”这两个在素描中被大量使用的绘画关系,完全可以使用在立体画中。这幅作品首先绘制出字母元素,进而“挖空”字母本体,并绘制室内延展画面,这样,字母本身就被我们的视觉“穿透”,变成了立体镂空的存在。
与真实场景“呼应”,也是街头立体画重要的技巧之一。这幅画作将小朋友也囊括在了整体画作之中,利用大量的直线及几何关系,绘制出了一组超大的车模玩具,设计新颖,绘画功力深厚,虚实结合恰到好处,难辨真假。
平面,是最考验画家的存在。如何让平面变的立体,是需要仔细思量的,这幅画作大量的使用了“曲线”和“阴影”结合的办法,通过这样的技巧,在平面上构架出如海浪般起伏的金属曲线,这个建筑也从平面变成了立体。
车库门与地面自然形成了90°的直角关系,这幅白雪公主的立体画将绘画对象分为上下两部分,并通过画面主人公背后的直线阴影的技巧,将90°折角变成“平面”,此外人物身旁的阴影也让人物本身立体感十足,一个在车库里玩耍的白雪公主诞生了!
你的城市里是否也有3D立体画呢?其实,3D立体画就是利用了大家的视觉差异才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境界,但这也是建立在大量学习素描、色彩、美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的,想要达到出街的水平,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你看到过什么好看的立体画呢?分享给大家,一起欣赏吧!
改变人们生活的7个幸运发现!其中一本超人漫画就价值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