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古时候女子头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步摇与簪子、搔头、钗都是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件。古时候女子十分注重饰品,特别是头饰的精巧,所以与她们相伴一生的物品必然会被精挑细选。为了更好展现出高贵优雅的气质,明清时期的中国女子在头饰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时尚对决。
步摇是一种用垂珠装饰会在走路时候随风摇摆的头饰,伴随着女子的一步而一晃,所以称之为步摇,这种灵动优美的饰品有着簪子钗子远远不能比及的观感,也让它自从战国时期被发明出来之后就长此以往地受到广泛追捧与喜爱。从平民百姓到祭天时候的皇后妃子,无人不为步摇所折腰。到了明清这个首饰讲究奢侈风气的时候,步摇更是在装饰、文化、设计各个方面展现出了它的独一无二。
一、丝线点缀万年春——步摇的工艺特色在明清时期的进步
战国时期宋玉的《讽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提到步摇的地方,中间写道:主人之女……垂珠步摇。可以看出在这个时间步摇就已经被能工巧匠设计出来并且大规模使用开来。马王堆汉墓中的布帛画卷更是从图画上向人们描述出什么叫做步摇:上面绘有一女子,额前有步摇的垂珠数颗散射状向四面散开。
《释名》记载: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
到了东汉时期,皇后在拜见祖先宗庙的时候也会以步摇作为头饰主体。这种情况下的步摇都是装饰有花卉鸟兽的,相比于西汉的单纯只有垂珠,在形式上更为复杂,也体现出技术以及经济条件的进步。这种步摇会作为赏赐物品给皇后嫔妃以显示她们的地位与荣耀。
魏晋的步摇从两汉的只允许皇后嫔妃扩展到了普通的官员内人、宫人都有机会获得这个机会。当时的步摇产量有了提升,皇帝对于步摇的赏赐也没有那么严格,有时候宫人做了令皇帝赞赏的事也有可能得到。
隋唐是中国封建史上的少见的强盛又繁荣的王朝,经济文化方面都可以说是古时候的前列。这种经济的繁荣造就了文化的开明与创新,也让步摇的形式有了变化。相比于魏晋时期北方较为风行的冠型步摇,更符合中原文化的钗型步摇成了主要的趋势。在这个时期,步摇进入了百姓的生活当中,较为低廉的价格让普通平民女子也可以购买玉石或是金属材质的步摇学习宫中贵妇的装饰。
宋朝的步摇有着浓重的宋朝特点,显得朴素且内敛,隋唐的复杂被替换成了简约飘逸的风格,这种风格并没有在明清时期被继承下来。明清的社会稳定,商品社会繁荣使得手工业特别是首饰的技术以及需求量都有了变化。不同于宋朝的清秀典雅,明清的风格更接近隋唐,步摇上面追求繁复与精细,纹饰则是越多越好。
明清的宝石金玉产量随着矿业的技术提升有了进步,于是步摇的制作工艺也就不仅仅有着之前的雕刻、镂空,还有着镶嵌、点缀、缠丝等等手艺。正是工匠技术的进步让明清的步摇显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特色。
首先就是因为宝石的出现而产生的镶嵌工艺。原有的中国首饰很少会载有像是明清首饰这样众多的宝石,少量的玉石都是通过丝线牵引固定在首饰上的,像是两汉的垂珠步摇,珠子很少,以丝线缠在步摇主体上。但是明清工匠通过先锤炼金属使其成为步摇的主体,并在上面存有凹槽以保证宝石的稳定性,最后以金属将宝石与步摇的金属本体焊接在一起。金属制作的丝线都是极其纤细,可以以各种姿势固定在步摇上以显示图案。
其次便是点翠工艺。翠鸟的羽毛青翠可爱而且长久不掉色,所以明清的工匠会将翠鸟的羽毛进行裁剪并软化贴在金属步摇上以显示翠羽的属性。但是这个工艺使得翠鸟的生存环境堪忧,在翠鸟数量减少之后就逐渐不再盛行。
二、彩凤流苏步步摇——明清的造型图案风格丰富化
步摇的造型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不断多样化,西汉时期只有单纯的一支簪子垂挂一个珠子的步摇,魏晋时期有了主体像是花丛一样的花树步摇,隋唐出现了以鸟兽为主的步摇。明清的步摇综合了前人的步摇特色,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步摇风格。
明清步摇的一个主要造型就是源自于先秦最简单的垂珠式的步摇,这种步摇的重点并不在固定的主体上,而是通过新奇的摇动部分来吸引购买者。有的会垂下多个链子、有的则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银链子、还有的是垂下流苏。
虽然都是使用流苏,但是实际上不同地区的使用风格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南方沿海地区的人们习惯使用纤细、复杂而数量多的链子去当作流苏;内蒙或者是东北地区的人们喜欢更粗的链子作出流苏,但是使用数量上会很少。
之前提及的流苏式步摇的重点是在摇动的部分,另一种步摇:花树步摇则是更为重视主体。花树步摇会摇动的部分并不是垂下的珠玉,实际上它连垂下的部分都没有:它的摇动部分与主体部分一体化了。花树步摇一般是在簪子的一端精细雕刻出像是灌木花卉那样盘枝错节的装饰品,在使用者行走时,整个花枝都随着步幅摇晃。明清时期的花树步摇会在花枝的部分增添很多昆虫或者是精细雕刻花朵,让整个造型更为生动。
除却造型方面的多样,明清步摇在图案上也有着创新。相比于前朝盛行的龙凤图案,明清民间的步摇装饰更风行的还是花卉与鸟兽。中国人对于花卉的喜爱从很早就有,像是战国时期屈原就经常提及兰花的空谷幽香,两晋的士人喜欢菊花,盛唐的百姓喜欢牡丹。赏花逐渐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消遣活动,那日常生活用品的装饰也就开始使用花朵。明清步摇多数装饰有菊花、牡丹,匠人会更偏向于写实,花朵的每一个花瓣都会认真雕刻保证看上去生动,运动起来的时候也灵动。
三、平民皇室,皆有步摇——明清的阶层审美差别对步摇造成的影响
明清的经济稳定发展逐步造成了商业手工业的兴盛,人们开始改变观念,士人为官不再是唯一的选择。正因为如此,士人儒师们宣扬的以经论救世的思想慢慢变成了百姓的自得其乐思想。商人们更为重视自己的业务或者是健康,普通人也会在意生活的美满,所以能够送来吉祥的饰品受到了普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