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依然多点散发,管控依然还在持续。
即使是十一假期,我们也很难有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如果打游戏、看电视倦怠的时候,可别错过这个读书学习、提升自己的好机会。
本期书单关键词:,让我们在十一假期轻松愉快的假期氛围中,增长见识、拓宽眼界。
1博物学《DK博物大百科》
今天,我们和数百万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共同生存在地球上。
生命的缤纷多彩、多姿多样,构成了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世界。
但是,随着漫长的生物演进,很多物种就像昙花一现,甚至来不及被人类认识,就已经成为化石。
作为DK百科系列最为有名的《DK博物大百科》,用张高清图片,介绍了多个物种,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认识一些我们从未谋面的物种。
《DK博物大百科》仅电子书就有多M,书中从地球起源的矿物岩石,到菌落植物,再到飞禽走兽,几乎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物种,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但是,不推荐买实体书,元的高价远远不如电子书看起来更合适。
2经济学《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经济学家是怎么思考的?
简单来说就是,保持理性。
跳出主观和经验思维,以价值为尺度来重新衡量生活的一切。
可这种思考方式却很难一朝一夕养成,而且很多普通人一看经济学这三个字就知难而退了。
所以宇泽弘文的《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书中,是站在一个没有经济学背景的普通人角度思考。
尽管书中没有任何拗口的专业术语和难懂的公式,只有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却帮我们普通人以最快的四度重塑思维方式。
书中,在给我们串联那些改变世界的经济学家及其思想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帮助我们学会了经济学的思考方式。
3人体学《人体简史》
人类是唯一有下巴的动物。
人类大脑里大约80%都是水。
人类进行阉割可以治疗头秃。
人类的头掉了还可以活2-7秒。
人类的所有血管的长度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人类的基因可能来自水里的鱼、天上的鸟,甚至来自已经灭绝了的恐龙。
如果把组成人类的59种元素,按照市场价格折合成人民币,大约万元。
科普巨著《万物简史》的作者比尔·布莱森,历时17年写成了《人体简史》,通过海量的有趣人体知识,让我们有机会真正了解自己朝夕相处的肉体凡胎。
读完这本人体使用说明书,相信你一定会增加很多奇奇怪怪且没用的冷知识。
4生物学《奇怪的生物图鉴》
严格地说,《奇怪的生物图鉴》并不是一本书,而是一册生物图鉴,是一部生物科普绘本。
这本书用拟人化的图文解说,介绍40种生物不为人知的冷门知识。
这40种生物有空中啄木鸟、翠鸟,有水里的鸭嘴兽、格林兰鲨,有常见的鸽子、壁虎、浣熊,还有传说中科莫多巨蜥、裸鼢鼠等等。
这些生物有熟悉的、也有第一次见的,有可爱的、也有匪夷所思且可怕的。
虽然文字不多,但每句话都是知识点,只要拿起来就会一口气读完。
5社会学《社会生物学》
上个世纪70年代,社会学和生物学界发生了一场“世纪大论战”。论战主题是:人和动物到底有没有区别?
威尔逊在神作《社会生物学》中,给出了恐怖的结论:“没有区别!”
这本书打破了社会学、遗传学、生物学、心理学等种种学科壁垒,以一种史无前例的角度,重新分析了人类在社会中的种种行为。
威尔逊说人和动物一样,都只是承载DNA的机器,包括人类自以为高级的道德、文明等,也是DNA为了让人类适应环境衍生的本能。
尽管这本书只是从社会学的角度虽然略显偏颇,但也是以一种史无前例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们人类社会的存在。
6气象学《云彩收集者手册》
在晴朗的天气,抬头看天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晚上可以看星,白天可以看云。
但是,我们普通人很少